“工会+”模式:创新劳动关系调解,共筑和谐职场新篇章

政策研究室 2024-11-13

近日报道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聚焦于宜昌市总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创新实践——“工会+”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多元化调解机制、联动履职系统、线上调诉平台以及法律服务等手段,有效提升了劳动争议解决的效能,切实维护了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堪称新时代工会工作的一股清流。

首先,“工会+”模式的核心在于其多元调解机制的构建。宜昌市总工会积极扩大“工会+”朋友圈,携手法院、人社、检察等部门,构建起“工会+法院+人社+检察+N”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定期举行的联席会、座谈会、督办会,细化工作措施,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和细则,建立起信息共享制度,形成维护职工劳动权益的强大合力。这一机制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部门间的壁垒,实现了跨部门、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与协同作战,使得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更加高效、全面,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其次,该模式着力强化基层调解能力,开启联动履职模式,将调解阵地延伸至企业、乡镇,设立市、县、乡(街办)、企业四级工作室,配备调解信息员,确保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直达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工会,从而在源头上化解劳动争议,筑牢“第一道防线”。这种端口前移的做法,既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动纠纷,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氛围,防患于未然。

再者,“工会+”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上线全省首个“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对接平台——“宜齐调”,实现劳动争议申请、调解员委派、调解情况、办结评估等全流程线上办理,为职工提供便捷、高效的“掌上裁调”服务。据统计,上线两个月来,已受理劳动争议调解申请180件,办结168件,调解成功率达到79.¾,足见其高效运作的成效。线上平台的建立,不仅提升了处理透明度和效率,更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工会工作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体现。

此外,宜昌市总工会还注重提升诉源治理效能,通过开展法律课堂、送法进企、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职工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同时,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提升自我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会+法院”诉调对接案件调解达成率高达79.8%,而“工会+人社”裁调对接案件的调解达成率也达到78.56%,显示出“工会+”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宜昌市总工会的“工会+”模式无疑为我国劳动关系调解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创新实践样本。它以职工为本,通过多元调解、联动履职、线上服务、源头治理等多元策略,成功构建起一个立体、高效、贴近职工需求的劳动争议解决体系,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这一模式的推广与学习,对于各地工会组织进一步提升服务职工、维护权益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荆楚网2024-10-5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