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如何激发劳动者的活力,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就业与服务环境,成为了诸多国家与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中国成都市,工会通过一系列创新的服务举措,不仅提升了职工的生活质量,也使得整个社会的产业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
职工服务的多样化:成都工会的新尝试
成都市工会在近年来不断深化服务供给端变革,推出了多项富有创意的项目,展现了新时代劳动与职工生活的美好面貌。例如,他们举办的职业工装T台秀,不仅是一次时尚的展示,更是对职业精神的一种崇高礼赞。在这样的平台上,劳动的美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的精湛,更在于对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通过将工装与时尚元素结合,成都市工会展示了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提升了职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除了工装秀,工会还积极探索行业需求与教育结合的方式,推出了天府工匠“OK计划”,旨在解决当下存在的招工难与就业难的问题。这一项目不仅关注学生的职业教育,也帮助企业发现并培养适合他们的技术人才。通过与职业院校的紧密合作,工会能够在源头就为市场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力,有效地缓解用人荒问题。
文化与市场的融合:成都工会的新体验
成都工会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将文化与市场有效结合,通过引入非遗文化、美食与文创工匠入驻工会潮集市,形成丰富多彩的市场新业态。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工会活动的吸引力,还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工会潮集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场所,更是新青年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空间,成为了许多年轻人聚集、互动、学习的热门之地。
这种以“工”为核心的文化活动,不仅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多元化发展。参加活动的职工能够在此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各自的职业经验,形成一个共同体,这不仅有助于增强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更是各个产业之间跨界融合的良好开端。
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工会建设
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成都工会顺应潮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工会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据报道称,成都市“职工普惠”APP的注册用户已经增至550万人,服务触达超3亿人次。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工会对服务职工群体的广泛覆盖,也显示了数字化在工会工作中的深远影响。
通过建立“1+23+N”的工作机制,成都工会实现了信息发布的快速传递与服务的精准对接。工会官方公众号“贝森路2号”作为主干,与各区(市)县的组织进行联动,形成了强大的信息裂变效应。职工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获取到最新的政策信息与服务项目,实现了供应与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工匠精神的新传承与推广
如今,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工匠精神正在被重视,成都工会对工匠的评选与宣传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9年起,成都累计评选出“成都工匠”3060名,以劳模工匠巡回宣讲为抓手,走进产业园区、工厂车间、实训教室,开展各类示范宣讲,传播工匠精神和劳动价值。这样的做法不仅助力职工技能的提升,也引导社会对工匠精神的重新认识与尊重。
通过“成‘工’讲堂”赋能活动,工会将劳动思政课带入现实与生活,让职工在互动中增强对劳动价值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类活动每年吸引超过百万职工参与,进一步巩固了统一思想、提高综合素质的效果。
向未来:工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成都工会将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然而,它们的实践和探索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在职工服务供给端变革的过程中,工会的角色正在不断丰富与演变,形成“公益引领市场、线上驱动线下、服务牵引业务”的成都路径,持续为职工创造更多的福利与价值。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仅是对传统工会职能的延伸,更为新时代的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企业、政府与工会之间的合作将更加深入,职工的需求将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政策与服务的创新,携手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人文氛围,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双重发展不懈努力。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不仅是一种组织形式,更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的契机。让我们期待成都工会继续以创新与服务为核心,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职工生活与文化,期待他们不断释放“强磁场”效应,吸引各界的关注与参与,共同构建美好的未来。
搜狐2024-12-18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