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以“三个精神”的具象化宣传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

政策研究室 2025-03-27

湖北省襄阳市总工会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职工、用先进典型人物鼓舞职工、用喜闻乐见方式感染职工,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入耳、入脑、入心,真正发挥了寓教于乐、寓教于心、培根铸魂的作用。

一、善用“文艺+宣讲”,让匠心向党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一是常态化文艺宣讲见行见效。坚决扛牢职工思想引领政治担当,每年组建“劳模工匠宣讲团”和“职工文艺宣讲团”,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等重大精神创作编排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工”字特色原创作品,深入企业、车间、园区、工地、学校、社区等基层一线,以通俗易懂的理论解读、身边典型的动人事迹、生动活泼的文艺表演,让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推动“三个精神”在职工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冒热气、接地气、聚人气的宣传宣讲500余场,受众10000余人,线上观众100万余人次。

二是专题化文艺宣讲出新出彩。牢牢把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时代主题,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建功先行区 当好主力军”“襄阳市职工文艺宣讲进企业”等系列宣讲,通过劳模工匠带头、互动问答和情景表演、诗朗诵、快板书、戏曲联唱等形式向广大职工宣讲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孙红梅,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模熊会萍……一个个“最美劳动者”围绕自身,讲述他们在建功立业主战场、产业变革新赛道、服务职工最前沿的奋斗故事,精彩新颖的文艺演出受到一线职工热烈欢迎,真情实意的宣讲激发职工共逐中国梦的无限热情。截至目前,已先后到比亚迪项目工地、襄阳五中附属初级中学项目工地、襄阳603文创园、骆驼集团、万洲电气公司、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公交集团、消防支队、湖北文理学院、谷城县老君山村、南漳县八泉村、襄城杨家花园社区等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党代会精神文艺宣讲。

三是网络化文艺宣讲有声有色。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创新宣传方式,聚焦数智建设,推进“网微视抖端”深度融合,创新各种媒体栏目,挖掘展示优秀职工奋斗故事,推进“三个精神”融入信息网络体系,具象化可视化展现各行各业职工建新功、创新业、作表率的担当与风采。近年来,持续开播“匠心向党”电视栏目,开展电视宣讲、网络宣讲。推荐的选手张丹丹荣获湖北省职工网络宣讲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襄阳市总工会获优秀组织奖;视频《守护光明 电力筑梦》获得全国总工会、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年“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网络正能量微视频”三等奖。

二、善用“及时+平时”,让劳动模范成为最闪耀的“明星”

一是及时宣讲。坚持在“劳动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举办活动,弘扬“三个精神”。2023年4月28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隆重举办“匠心永向党 实干建新功”襄阳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38名载誉归来的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手捧鲜花,步入会场,接受现场观众的热烈祝贺。歌曲、舞蹈、情景剧、大合唱等节目精彩纷呈,诠释了劳动者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爱岗敬业的坚定信念。活动全程在央视频、央视频移动网、120家云上系列客户端直播。同时,市总工会在襄阳日报开辟专版专栏,报道20位襄阳劳模的感人生动故事,引发广大职工的共鸣。

二是创新展示。匠心打造工会品牌,让“工”特色深入人心。联合市公交集团以主城区重点路段的公交站台、公交车为载体,开通51路“先锋号”公交专线,建设劳模长廊、流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劳动模范走上自己的“专属”舞台,向市民讲述奋斗故事,让襄阳市最繁忙的线路、最热闹的站点成为劳模工匠群星闪耀的展示窗口。“工会情·暖万家”系列文创产品深受职工群众喜爱,襄阳工会频频被职工“圈粉”“点赞”。《人民就是江山》《快递小哥》《钢铁之心》《明纪·铭记》等20多个“工”字特色文艺作品,引发广大职工强烈共鸣,实现襄阳工会与百万职工的“双向奔赴”。创塑“匠心向党”、“匠360行”等栏目,举办“劳模匠心集市”和“致敬劳模”汉江灯光秀、“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襄十随神”城市群首届职工摄影展,让襄阳古城的历史古韵与尊重劳动的时代风尚交相辉映。

三是全媒造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润职工心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发挥工会在主流媒体宣传优势,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传播工会“好声音”,通过“报网微端屏”矩阵化发力,引导职工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三个精神”融入广大职工的价值追求、职业操守、精神境界。仅2023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频、新华网、中新网、《工人日报》等中省媒体就刊发襄阳工会稿件871篇,其中央媒平台采用335篇,学习强国采用32篇。

三、善用“生动+温度”,让“劳动光荣”成为看得见的风尚

一是再塑形象,传播“三个精神”。坚持深入各行业一线,挖掘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大军的精神群像,精心设计“工”字产品,以小产品引领大群体。上线市总工会微信表情包“奋斗中的襄襄阳阳”,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传递各行各业多元化、个性化造型效果。设计“工”字网络LOGO“襄襄”“阳阳”、依托汉水元素,打造电焊工、消防员、警察、教师、快递小哥、医护人员等10多种劳动者卡通人物,制作产业工人、快递小哥、航天英雄等气球人、玩偶人跟随宣讲团一起走进企业、走进生产车间,与一线职工互动打卡,丰富的宣讲形式和新颖的职工造型受到一线职工热烈欢迎。这一个个襄阳“工”字品牌已然成为彰显劳模工匠个人价值和城市文化内涵的名片,引领更多的职工走上奋斗报国之路。

二是再奏强音,唱响“三个精神”。发挥文体活动浸润作用,将“三个精神”打造成为新时代职工文化的灵魂与核心,精心组织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充分展现良好的员工精神风貌。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举办“强国复兴有我”襄阳市职工乒乓球比赛,展示了襄阳职工拼搏进取、建功立业的主人翁风采,进一步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唱响“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主旋律。2024年9月“中国梦·劳动美”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襄阳市职工原创歌曲演唱会精彩上演,节目组邀请三名劳模作为主持人,结合襄阳实际讲述了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奋斗方向,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大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襄阳篇章贡献力量。

三是再聚力量,传导“三个精神”。将“三个精神”融入职工文化阵地的建设和推广中,用以凝聚职工、引领职工,能够让职工自觉见贤思齐。坚持以满足职工文化需求为导向,指导各级“职工书屋”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日常管理,实现向综合化、电子化、便利化延伸,确保“职工书屋”引领作用常新长效。截至2024年9月底,累计建成“职工书屋”319家,其中全国总工会职工书屋17家,省级职工书屋38家,市级职工书屋264家,真正使精神阵地用起来、活起来、转起来。

襄阳市总工会2025-2-5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