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威海市总工会十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审议通过威海市总工会第十八届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2024年工会工作,明确2025年各项工作安排。
2025年,威海市总工会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贯彻落实好市委工作部署和省总工作安排,聚焦为“走在前、挑大梁”多做贡献,实施“1125”工作部署,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埋头苦干、踔厉奋发,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
这一根本原则
持续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擦亮“工人先锋”党建工作品牌。深化工会廉洁文化建设,持之以恒推进正风肃纪。
锚定真抓实干
这一工作总基调
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工作导向,开展新入职工会干部培训、工会学习大讲堂、赴基层蹲点等活动以及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破题攻关”行动,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突出抓好
两项重点工作
抓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产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制定实施我市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意见创新开展全市企业产改工作竞赛活动有力保障产改工作向纵深推进、向高水平发展。
抓好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用好市级劳动领域政治安全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1+1+N”工作专班、突出风险联动处置小组三项工作机制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化解工作,着力维护企业和职工队伍和谐稳定。
聚焦思想引领,忠诚实干
教育引导广大职工
与党同心、跟党奋斗
构建工会“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壮大劳模工匠宣讲团,培育50名劳模工匠宣讲骨干。将思政课程列入工会系统培训主体班次,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同上一堂思政课”省级示范宣讲等活动100场次以上。征集和制作宣讲作品,打造职工自己的“文化产品”。录制10部“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视频课程,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云上大思政课堂”。
擦亮工会“文化惠工”服务品牌。持续打造“悦读四季”职工读书品牌。组织开展五人制足球赛、羽毛球赛、登山徒步等职工体育比赛。围绕中国工会成立100周年,开展“我和工会”书法绘画摄影展,组织开展文艺惠职工活动,鼓励各级工会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
提升工会“大宣传”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工会融媒体中心作用,与“威海工会在线”平台实现有效衔接,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围绕劳模工匠、百年工会、服务职工等主题,开展重点宣传。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风清气正。
聚焦中心大局,奋进实干
组织广大职工
建功立业、创新创造
全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开展“真抓实干勇争先 狠抓落实促发展”主题“1+7”劳动和技能竞赛。评选优秀竞赛项目和优秀创新成果,示范带动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全面激发职工全员创新活力。重点推进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等全员创新工作,建设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创新工作室联盟10家以上。将“劳模工匠助企行”与“工会技术红娘”有机结合,进一步挖掘高校、企业、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等各方智慧资源。
全面加强工匠人才培育。加快推进省、市、县、企业四级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命名5家市级示范工匠学院。依托工匠学院联盟,以“集中授课+流动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上门培训,年培训产业工人1万人以上。高标准做好“齐鲁工匠”“山东手造工匠”“威海工匠”等培育工作,完善多级工匠培育体系。
聚焦服务实效,为民实干
助推职工生活品质提升、
民生福祉改善
着力打造多元化、普惠性的服务阵地。贯彻落实《山东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之家建设的意见》,积极争取省总补助资金,支持新建和提升职工之家、职工小家。健全完善工会驿站管理机制,规范驿站基础服务功能,鼓励支持开展特色公益活动。推动工友创业园提质增效,依托阵地开展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十大行动”劳动竞赛。实施“工会妈妈小屋”升级计划,推动小屋从单一哺乳功能向育儿保健、心理关爱、爱心托管等功能拓展。
着力为职工提供可感可知的贴心服务。建立职工全职业周期服务体系。搭建线上就业供需平台,组织开展招聘会30场次以上,提供就业服务5万人次以上。全年开展“定向化”培训1000人次以上。健全完善困难职工家庭常态化帮扶机制,实现困难职工家庭应助尽助。不断提升“惠工保”服务效能,将大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上调5个百分点,将线上理赔服务覆盖面由山东省内扩大到全国联网。开展万名职工心理体检和疗休养活动,探索建立职工心理健康大数据库。创新开展工会会员服务卡优惠活动,全年发放服务卡10万张以上。深化“工助未来 威爱托管”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开展单位式、驿站式、市场式托管。聚焦单身职工婚恋需求,打造“工”字号职工交友品牌。
着力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服务。出台《威海市总工会关于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十条措施》。年内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6000名以上,为5000名以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免费赠送暖“新”保险,为1000名以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查体服务。推动工会驿站“上地图”,实现手机搜索“一键即达”,依托驿站广泛开展送爱心餐、理发、维修电动车等专项志愿服务,打造新业态劳动者身边的“十五分钟服务圈”。
聚焦维权保障,担当实干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社会大局稳定
规范民主管理畅通协商渠道。开展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专项行动,职代会、厂务公开两项建制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加大“依靠职工办企业”宣传力度,培育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典型,提升职工代表提案质量。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
加强法治建设兜牢维权底线。深化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推广使用全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平台,推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法治体检等各类普法活动300场次以上,覆盖职工15万人次以上。完善“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年内为800名以上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实现“小三级”工会组织法律服务全覆盖、矛盾“一体化、一站式”化解,全年打造14个市级示范点。更好发挥12351职工热线作用,着力打造及时高效回应解决职工急难问题的亮丽品牌。
聚焦固本强基,创新实干
充分激发组织活力
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大力夯实基层工会基础。围绕产业链布局工会链,一链一策抓实工会组建,实现全市十大优势产业链工会组织全覆盖。积极推进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小三级”工会建设两个三年行动,实现百人以上非公企业普遍建会,50人以上非公企业建会年增长2%,培育5个真落地、见实效的“小三级”工会组建项目。实施基层工会工作“破题攻关”项目,选树培育10个创新特色攻关项目,给予一定工作经费补贴。
聚焦对上争取强化创新突破。创建一批职工群众喜爱、社会认可的新时代优秀工会工作项目,积极申报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以“小切口”创新实现威海工会工作成效大提升。持续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推动更多政策、项目、试点、资金在威海落地。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优化产业工会工作体系,创新打造各产业工会优质工作项目。持续推进财务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工会财务规范化水平。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经费审查监督体系。深化工运理论研究,着力提升咨政水平。积极做好督查、信息、统计、机要保密等各项工作。
威海市总工会2025-3-5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