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总工会:“1+19+N”点亮“红五月”

政策研究室 2025-07-09

连云港市总工会聚焦五月“工”字特色,精心打造“点亮‘红五月’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活动,活动采用“1+19+N”模式,以1场主场活动为龙头,以19项市级活动为重点,县区、机关、行业工会联动推进,通过走访慰问、榜样宣传、文体赋能、普惠服务等形式,全时段、多层次、立体化统筹开展各项活动,实现了思想引领、维权服务、职工关爱等内容的全覆盖。

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关键看有没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连云港市总工会始终坚持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引导职工群众持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五一”前夕,发表《致全市职工朋友一封信》,号召广大职工群众接续奋斗、再立新功。持续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20余名劳模工匠和思政教师走进各级企事业单位和在连高校及大中专院校,分享他们立足岗位创新突破的奋斗历程。推进“双学双讲”进校园活动,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分享个人实践感悟、讲述身边奋斗故事。

榜样如炬,指引前进的方向。连云港市总工会精心打造“匠心筑梦 向‘新’而行”“五一”系列特刊,集中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展示新时代劳模风采。为了让“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强音深入人心,与“连云港发布”携手推出“百年工运红色微课”栏目,重温连云港工人运动的历史,讲述新时代劳动故事。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风采宣传活动,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先进典型进行专题宣传,为新就业群体发展凝聚奋进“新”力量。市总工会还与市电视台联合上线“匠心匠行”系列微电影,用镜头记录劳动故事,用故事解读劳动精神,用精神激励匠心传承。

职工的“心上事”就是工会的“上心事”,连云港市总工会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持续刷新暖心服务“打开方式”,把好事实事办到职工“心坎”上。全省工会驿站建设暨“工会爱心互献”行动仪式在连云港启动,通过提档工会驿站功能、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用“小驿站”传递“大温暖”。“就餐难、就餐贵”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工作中常常面临的问题,市总工会会同市委社工部、市民政局等单位,挂牌成立“暖‘新’食堂”,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爱“新”餐卡。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场疗休养,开展送思想文化、送健康保障、送法律服务、送温暖关爱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暖“新”关爱。

“点亮‘红五月’”的集结号全面吹响,在市级层面的带领下,各县区、机关、行业工会同步联动,深挖本地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携手奏响服务职工、致敬劳动者的激昂篇章。工间操比赛、环湖跑步、广播体操赛、足球赛等体育活动相继拉开帷幕,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东海县总工会举办全国总工会成立百年主题摄影展,用镜头记录工运历程;灌云县总工会发起“我与工会”征文比赛,倾听职工与工会的感人故事;灌南县总工会启动“送政策、送法律、送温暖”百企专项服务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和职工需求;赣榆区总工会开展劳模精神电影展映月活动,让劳模精神浸润人心;连云区总工会持续举办“职工读书月”活动,涵养职工思想文化。不同的活动,同样的目的,进一步把暖心的服务送到劳动者身边,把深切的关怀递到职工心坎。

从深化“双进”活动思想引领职工,到多维宣介激扬劳动荣光,到关爱慰问传递工会温暖关怀,到举办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点亮‘红五月’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在满足职工当前需求的同时,围绕提升职工幸福体验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更加温暖、更加精准、更加贴心的服务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新华日报2025-5-20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