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总工会:推动“护新”“凝新”“暖新”工作落地生花

政策研究室 2025-07-30

“这是一次很特别、很难忘的生日体验,平时都是我们给别人‘送’蛋糕,今天居然有人为我们送蛋糕。”日前,“‘新’光璀璨 ‘工’赴星辰——海州区新业态劳动者集体生日会”在连云港市工人文化宫内温馨启幕,一位快递小哥说道。此次活动聚焦辛勤奔波在服务一线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旨在向新业态群体表达敬意与关爱,120余人齐聚一堂,“我们的愿望是让每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能过一次‘集体生日’。”参加活动的连云港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市总工会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持续拓宽服务渠道。他们以法治意识增强为引领、以综合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维权服务质效提升为目标,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群体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去年7月以来,连云港市总工会联合市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开展多场“从‘新’出发·与法同行”新就业形态法律服务专项行动,联合市交通部门编写《货车司机权益维护法律知识问答》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维权典型案例选编——货车司机篇》普法手册,利用司机之家、“小易说法”等阵地平台开展精准宣传。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第一时间为需要援助的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累计帮助320余名新业态劳动者讨回工资等各项费用350多万元,有效提升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开展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立法调研,形成建议草案,给市人大审议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地方人大决定提供第一手资料。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专项行动,开展调研、送法进平台,为30余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等服务。指导快递、网约车、货运等行业开展集体协商,签订相关权益保障协议,规范劳动用工,两项做法被评为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为此,还专门制定了《连云港市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连云港市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编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指南》,成立市、县区综合性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行业性工会联合会33家,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4.35万人,实现货运、网约车、快递、外卖等行业工会全覆盖。

深入推进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倾力打造连云港市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邀请人社、法院、检察院、司法、社会组织等部门进驻(随驻),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权益保障联动机制,以市级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为牵引,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站点32个,招募服务队伍120人。县级及以下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阵地全部融入同级基层治理服务中心。灌南县工会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的同时,融入基层治理服务中心,实现阵地“双向融入”,获评全省先进。

近年来,连云港市各级工会共投入近150万元,对126家工会驿站中的44家进行智能化升级,联合建成标准化“司机之家”38家,将工会12351等相关服务方式公布,点亮15分钟为“新”服务圈,及时为新就业形态等户外劳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切实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华日报 2025-7-18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