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丨以“小平台”凝聚“泉工”奋进力量

政策研究室 2025-08-01

1932年2月,福建省职工联合会(福建省总工会前身)成立。作为八闽工运的重要力量,侨乡泉州大地上,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951年1月,泉州市第一届工人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标志着泉州工运事业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是泉州工会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回望峥嵘岁月,泉州工会用时光写就奋斗史,用劳动书写工运诗篇,在戴云山下、晋江两岸、泉州湾畔,处处回响着党工同频共振、职工挺膺担当的劳动之歌、奋进之歌。

与党同心共奋进

引导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工会扎根民营经济热土,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在工会组建、权益维护、建功立业、改革创新等方面勇于担当,敢于突破。

翻开一帧帧珍贵画面,回望一个个精彩的历史瞬间,泉州工会引领广大职工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工运史迹,在时光的卷轴中勾勒出一段段不平凡的奋斗路程。2006年7月29日上午8时,福建省晋江市罗山街道办事处2楼会议室里响起阵阵雷鸣般掌声,沃尔玛深国投百货有限公司晋江店工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在泉州成立的沃尔玛全球首个工会组织。

从推动沃尔玛建会,探索工会经费地税代征,创新“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到开通农民工平安返乡动车专列,首次举办外来工免费游泉州活动,成立城际间工会维权联盟,成立第一家台资企业工会联合会;再到落实构建覆盖市县两级工会与“一府两院”联席会议制度,打造“驿+医”健康驿站,为劳动者提供“全流程、多时段、智能化”健康服务,创新劳模工匠“联学联创”机制,弘扬“三个精神”,以“小平台”讲好工会“大故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泉工”奋进力量……泉州工会循初心而行,赓续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百年工运华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主旋律,积极投身建功立业、拼搏奋斗的时代浪潮中。

为发挥劳模工匠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泉州市总工会认真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按照关于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工作部署,大力实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持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探索创新劳模工匠“联学联创”机制,成立市、县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工地、进班组、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在劳动一线创新打造“浸润式”思政课堂,并先后举办2期劳模工匠宣讲员培训班,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围绕“强国复兴有我”“中国梦·劳动美”等宣传教育主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全面实施新时代泉州职工文化服务提质行动,丰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以文聚力,打造“泉工”文化服务品牌。创新构建“泉工+”大宣传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不断提升工会组织影响力、感染力,团结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深化“联学联创”

推动职工思政课走进劳动一线

近年来,泉州工会深化“联学联创”机制,在“联”上发力,扩大劳模工匠朋友圈,横向推动产业、片区、山海联动联建,纵向形成覆盖市、县、乡镇、村、企业5级的劳模工匠联盟;在“学”上用心,发挥劳模工匠和工会干部领学促学作用,推动职工思想引领产生聚合效应;在“创”上用力,通过数字工匠技能竞赛、“五小”创新、“名师带高徒”、工匠型班组建设等活动开展多维联创活动,擦亮“劳模工匠助企行”“工助振兴”品牌,吸引更多劳模工匠为发展聚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

“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闪耀着创新的火种,就看我们如何去点亮它”“推动‘工会+学院+企业’模式,培养数字领域产业工人和工匠,助力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3月27日,在福建信泰科技有限公司,由泉州市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25年泉州市劳模工匠联学联创暨主题宣讲“五进”启动仪式及首场主题宣讲活动现场,全国劳模、八闽工匠侯国建,福建省劳模、泉州工匠吴良江,福建省数字工匠、金牌工人蔡荣盛3位劳模工匠宣讲员围绕“匠心智造·创新筑梦”主题,分别从“坚守初心、智造未来、政策引领”三个篇章,结合创新实践与感悟,用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诠释“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除了在本行业、本企业举办劳动一线思政课,作为泉州市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吴良江等劳模工匠还与其他行业、产业的劳模工匠、技术能手、金牌工人进行“跨界”交流,通过劳模工匠“共联”、创新理论“共学”,促进产业发展“共创”,实现企业、行业、职工多方“共赢”。

在泉州,从民营经济发展前沿,到乡村振兴广阔天地,处处活跃着劳模工匠宣讲员的身影。

产业兴则乡村兴。为切实帮助茶农解决制茶难题,福建省劳模、安溪制茶大师陈清元与种植大户、茶农结对帮扶,助力茶产业发展。从泉州市劳模工匠宣讲员培训班“学成归来”后,适逢春茶季,微信、电话预约陈清元进村讲“茶”的信息不断。

“从理论到实践,力求讲好制茶的每一个环节。”陈清元把劳模工匠思政微课堂“搬”到乡村振兴一线,每年进村入户开展培训30多场。截至目前,他先后到17个乡镇135个村进行茶叶初制技术培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制茶能手及茶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了茶农制茶水平,提升了安溪铁观音茶叶质量,增加了茶农的经济收入。

突出“工”味强特色

打造“泉工思政”新质课堂

今年,泉州工会聚焦一个“争”字,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总、省总工作部署,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全面实施新时代泉州职工文化服务提质行动,不断提高工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

拓宽思政引领“泉工路径”。泉州工会坚持以“小切口”宣讲“大主题”、“小故事”阐释“大道理”,广泛开展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式理论宣讲,让生动鲜活的奋斗事迹、实践故事影响人、教育人、引领人。2024年,泉州工会举办劳模工匠联学联创暨主题宣讲“六进”活动118场次,线上线下参与职工达12万多人次。2025年,泉州工会将持续深入实施劳模工匠宣讲领航工程,以构建职工“大思政”体系“双百”计划为抓手,组织好百名“劳模工匠宣讲员”开展百场以“百年工运铸辉煌 奋进时代谱新章”为主题的联学联创主题宣讲“五进”活动,积极探索“理论微课+劳模讲堂+实践研学”三位一体宣讲模式,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泉州课堂。同时,加强劳模工匠宣讲员培训,不断推动劳模工匠宣讲团“扩容”,截至目前,全市劳模工匠宣讲团共有宣讲员180名。此外,依托“泉工e家”等网上平台,设立“职工大思政课”专区,开设“匠人·匠艺”专栏,开展职工岗位“云讲述”,推动线上线下课堂同步发展。

润物无声凝聚“泉工力量”。泉州工会坚持“思想教育+活动引领”的工作理念,创新实施新时代泉州职工文化服务提质行动,去年全市工会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劳动创造幸福”“中国梦·劳动美”等系列文体活动300多场次。聚焦世遗泉州、海丝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开展“一月一主题”职工阅读分享活动、“泉工e研学”活动。今年,泉州工会将推出一批有思想深度的宣传标杆产品,打造泉州工会宣传IP,全方位、立体式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会故事。坚持“实干+宣传”工作理念,构建泉工“大宣传”格局,以“AI+宣教”促进工作水平实现跃迁式提升,推动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传播合力。广泛宣传“工会枫桥”“工助振兴”等工会工作品牌和创新案例,聚力打造一批口碑好、叫得响、示范强的“泉工”宣传项目、宣传品牌。构建纵横联动的宣传矩阵,持续扩大工会宣传朋友圈,推进形成工会上下、系统内外、网上网下同频共振、一体发展的工作格局。

共建共享赋能“泉工阵地”。泉州工会聚焦“高品质+接地气”,建好“泉工”文化阵地,推动文化服务阵地数智化应用,将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职工文化服务等元素融入工会阵地的规划建设中。今年,将全面打响“泉工”系列职工文化品牌,深化“阅读赋能”,做精“匠心学堂”“你讲我学”等“泉工悦读+”项目,培育领读人100名、优秀职工读书组织(读书会)及阅读项目20个。坚持“公益+普惠”服务理念,开展职工文体节、送文化进基层、职工大舞台等“泉工有约”文化公益活动,培育市级职工文体引领性团队和人才,打造“双十引领”文体活动品牌。打造“泉工”文化标识,提升泉州工会的影响力、传播力。指导支持县级工会建好用好工人文化宫,鼓励县级工会以多个“1+N”的区域合作模式,引领社会资源、社会文体、服务阵地参与职工文化服务,加快构建“县级—镇街—产业园区—企业”文化服务网络,选树“十佳”职工文化服务阵地10家,助力打造“15分钟职工品质文化生活圈”。通过联学联创、“泉工悦读”等项目进服务阵地,切实把职工服务阵地打造成职工素质提升培训点、思想政治引领加油站、职工群众文体活动地标打卡点。

侨乡大地春潮澎湃,奋勇争先匠心闪耀。泉州工会将持续丰富思政课内容,不断创新思政课形式,让思政课更接地气、入人心,以“小切口”做足政治引领“大文章”。

工人日报 2025-7-23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