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东段,9600平方公里的镍都大地上,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从戈壁荒滩上竖起第一座冶炼炉,到如今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一代代产业工人用扳手拧紧发展的螺丝,用焊花点亮转型的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工业城市,工人阶级始终是这座城市最坚实的脊梁——他们在镍铜冶炼车间挥洒汗水,在新能源项目工地攻坚克难,在乡村振兴田野播种希望,用双手书写着金昌从工矿小镇到现代化城市的蝶变华章。
以铸魂为根本,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唱响听党话、跟党走的奋进之歌;
以赋能为关键,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全社会唱响劳动者之歌;
以维权服务为保障,致力于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唱响“精准帮扶”“普惠服务”之歌;
以新就业群体为重点,持续壮大工人队伍,唱响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关怀的温暖之歌……
近年来,金昌市总工会紧扣省委、省政府赋予金昌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现代之城、创新开放的活力之城、美丽宜居的生态之城、共同富裕的幸福之城、和合善治的文明之城”的使命任务,以“党建铸魂、服务筑基、创新赋能”为主线,把工会工作嵌入城市发展脉络。从无人机巡检技能竞赛的赛场到“工会驿站・骑手之家”的暖光,从劳模工匠的创新工作室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入会登记表,工会组织如毛细血管般深入城市肌理,用“娘家人”的温度与力度,为金昌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铸魂:让思想引领成为发展“导航仪”
“从红西路军革命烈士陵园到金川科技馆,一堂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就像一座座熔炉,既提升了我们的技能素质,更锤炼着产业工人的精神脊梁。”金昌化学工业集团高级技师孙学祥的感受是金昌市总工会深入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讲好做强“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品牌的生动缩影。
“五学联动”机制让理论学习活起来。市总工会构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干部职工集中学、专题读书班深学、交流研讨互学、警示教育促学的“五学联动”体系,2025年上半年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开展干部职工集中学习18场。
陇原职工大思政课现场
在“陇原职工大思政课”上,市总工会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当讲师,结合金昌“2+4”现代化产业体系讲发展,用40万吨智能铜电解项目、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等身边案例,让职工明白“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同频共振”。2025年上半年,这样的思政课办了110场,庆“五一”系列活动、“庆百年工运”职工文化活动开展130场,场场座无虚席。
全国劳动模范孙学祥在用听音棒辨别机器运转的细微差别
新媒体让工会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傍晚的外卖骑手宿舍里,00后骑手王鑫刷着工会抖音号里“劳模故事”短视频——全国劳动模范孙学祥带着徒弟,熟练地用听音棒辨别机器运转的细微差别,靠经验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
市总工会管好用活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2025年上半年微信公众号发稿346篇,抖音作品11篇,浏览量突破10万人次;在中央媒体发稿42篇,省市级媒体发稿75篇。当金川集团的“绿色冶炼”技术登上《工人日报》,当永昌工业园的“专精特新”企业故事在甘肃卫视播出,职工们骄傲地说:“这是我们金昌工人的荣光!”
赋能:让技能竞赛成为产业“助推器”
在金昌市桥梁无人机巡检技能竞赛现场,44家单位的200余名职工操纵无人机掠过桥梁缝隙,屏幕上实时传回高清影像——这场聚焦“新质生产力”的竞赛,是工会服务“新型工业化现代之城”的生动实践。
桥梁无人机巡检和技术状况评定
“想学无人机操控”“想掌握更多养老护理知识”“能不能开一期网络营销培训”……在金昌市工会驿站的“心愿栏”上有关技能培训的“订单”层出不穷。“安排!”工会工作者“接单”后马不停蹄地开启精准服务。
——这是甘肃金昌市总工会增强培训实效,延伸服务链条实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技能提升的真实一幕。
2025年金昌市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暨输电线路运检技能竞赛
产业链上摆开“擂台赛”。围绕“2+4”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提升,市总工会把竞赛办在镍钴产业园、新能源电池材料基地等重点项目一线。2025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劳动竞赛53场,下拨补助资金15万元,举办市级技能竞赛10项。在电力行业,“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竞赛”让抄表准确率提升12%;在化工领域,“农药原药提纯技能赛”推动4600吨农药原药项目良品率提高8个百分点。金川集团的职工说:“以前是‘闷头干’,现在是‘比着干’,竞赛让我们手里的活儿更精了。”
“工匠精神”点亮奋斗路。当柴国梁、孙学祥接过“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2025年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动人一幕。市总工会严格评选标准,推荐的2名全国劳模、10名省劳模、3名省先进工作者,都是一线实干家:柴国梁在镍冶炼岗位创新23项技术,年节约成本1200万元;张希云扎根农业领域,引进东佛里生奶绵羊,建立国内首家奶绵羊产业研究院,打造全国最大奶绵羊养殖基地……工会还为205名劳模制作优待证,给80名省劳模发春节慰问金16.8万元,组织57名劳模疗休养。“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让更多职工喊出“向劳模看齐”的口号。
创新沃土上结出“金果实”。在大国工匠潘从明的创新工作室,墙上挂满了专利证书——他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6项,完成各类创新项目228项,拥有国家授权专利30项。市总工会持续培育工匠队伍,推荐2名“陇原工匠”培育对象,遴选18名“金昌工匠”,评选表彰16项职工创新活动、20个创新型班组。在工会支持下,金川集团镍盐公司开展科研项目15项,投入科研费用2.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25%以上,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报专利32项。永昌县的“农业创新团队”推广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当地已建成智慧农业监管平台,实现精准灌溉、智能施肥的数字化管理,为粮食安全筑牢“数字田埂”。
扎根:让基层组织成为服务“连心桥”
“遇到雨雪天气,打开手机一键搜索,就能迅速到附近的工会驿站去避雨。能喝热水能歇脚、能给手机充电,还有免费的雨衣和雨伞。”近日,金昌外卖送餐员黄小军说,“工会驿站,像家一样温暖。”
外卖员在户外劳动者驿站内休息
市总工会把“根”扎在基层,让服务阵地成为职工的“暖心港”。在抓好户外劳动者驿站服务的基础上,围绕职工需求,推动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与公路驿站、零工驿站等互融共建、多元发展,并利用驿站广泛开展思想引领、就业援助、维权服务等系列活动。
织密组织覆盖的“一张网”。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坚持资源向基层倾斜,推行“企业建会、行业覆盖、区域兜底”模式,扎实开展“职工之家”“陇工惠”等网上工会工作平台会员信息补充采集工作,进一步清理优化网上工会平台中的基层工会组织,做到线上线下工作有效融合,确保工会组织应建尽建、工会会员应入尽入。2025年上半年新建非公企业工会43个,新增会员2532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率达96%。
创新打造“四建工作法”:对规上企业实施“红色领航”重点建,在产业链推行“行业联盟”联合建,为小微企业定制“区域集群”覆盖建,针对零工群体创新“云端工会”灵活建。紧盯未建会的工商联会员单位和商会企业,选派工会干部进行“一对一”帮助指导服务,建立工会组织123个,发展会员7617人,逐步形成了“园区+工会”“开发区+工会”“合作社+工会”“社区+工会”“商会+工会”建会模式。坚持资源向基层倾斜,今年以来,市总工会下拨“兜底建”基层工会建设专项补助经费8万元、新建非公企业工会补助资金12万元,推动工会组织向基层末梢延伸。
甘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永昌水泉子服务区站点
服务阵地建在“心坎上”。走进金川区的“工会驿站”,微波炉里热着外卖小哥的早餐,书架上摆着《电工技能手册》,电子屏滚动播放招聘会信息——这样的驿站,全市已建成75个,28个驿站安装了智能监控,4个投放智能换电设备。建成工会标准化“爱心母婴室”16家,培育打造“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7家。指导县区工会精准对接社会资源与职工需求,改建完成工人文化宫。金川区玫瑰谷劳动文化公园、金昌市农民工培训中心等,让工会服务阵地抬脚可进、触手可及,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提供了坚强保障。
暖心:让维权服务成为民生“压舱石”
五一劳动节前夕,困难职工张大姐收到工会送来的慰问金和米面油——这是“两节送温暖”活动的一个缩影。市总工会把“维权服务”做在日常、暖在心头,让职工在发展中感受“共同富裕幸福之城”的温度。
“四送”活动送出真感情。2025年上半年,市总工会慰问困难企业20家,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98万元;举办2场招聘会和直播带岗,提供岗位1500个,600人达成就业意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王师傅没想到,工会给他送来了120元的互助保险:“每天跑单心里踏实多了。”41名困难职工和学生收到7.05万元慰问金,有人在感谢信里写道:“工会的帮助,让我家孩子能安心上学了。”
金昌市总工会开展慰问活动
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时。“今年职工工资增幅如何确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条款中第十二条表述是否准确?”在甘肃电投金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举行的金昌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上,职工方代表们提出疑问,行政方代表依法给予解答。市总工会始终坚持依法维权,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持职工队伍团结稳定,职工权益在履职尽责中保障有力。“有矛盾找工会”成了职工口头禅,就像某企业职工说的:“工会不是‘和事佬’,是帮我们把理说清、把账算明的‘公道人’。”
普惠服务织密“保障网”。在金昌,205名劳模凭优待证能免费逛景区、优先就医;组织疗休养活动10批57人次,进行“放松充电”。
文化生活添彩“幸福城”。傍晚的金昌市人民文化广场,广场舞队伴着音乐起舞,书法班的职工以水为墨在地上临摹书法,大人牵着小孩的手给白鸽喂食——这里成了职工的“第二家园”。组织职工参加甘肃省球类运动比赛,举办“镍都之光”文艺展演,让大家在忙碌之余“有处乐、乐得起”。就像退休工人苏玉玲说的:“以前上班盼发工资,现在退休盼工会活动,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站在兰张三四线高铁金昌段的建设现场向东眺望,镍都大地上,新能源电池材料正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5G全连接工厂里机械臂精准作业,乡村振兴示范村里瓜果飘香……金昌市总工会正以“职工心向党的政治引领力、服务大局的攻坚战斗力、扎根基层的群众组织力”,团结带领全市职工,在打造“五城”的征程上续写新篇。
从戈壁荒滩到工业新城,从手工操作到智能生产,变化的是发展方式,不变的是工人阶级的担当。在金昌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工会组织始终与职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娘家人”的温暖凝聚力量,用“实干者”的姿态助推发展——这,正是镍都高质量发展最深厚的底气与最动人的底色。
澎湃新闻 2025-7-29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