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总创新“工会主导·多方协同”工作法

政策研究室 2025-08-14

为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重庆市永川区总工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为方针,展开探索。

2007年3月,经报请区领导同意,永川区总工会联合区煤炭系统工会联合会、区人社局、区司法局、区安监局、区中小企业局、重庆石松律师事务所等成立了永川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该调委会系全国地方工会首家调解组织。十余年来秉承服务职工、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工作目标,形成了在全国工会系统中被广泛推广借鉴的“惠工调解”工作品牌。

2014年经全总法律工作部推荐为重庆市首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实施单位。自承办该项目以来,一直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广大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法律服务。2017年10月,随着新建的区职工服务中心综合楼投入使用,将原设在石松律师事务所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办公地点搬迁至区职工服务中心,为主动融入全区人民大调解格局,区总工会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更名为“重庆市永川区总工会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业务上接受区司法局的指导,同时有利于劳动争议调解案件的司法确认。2021年通过了司法部委托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来永进行的中彩金法律援助项目示范实施单位验收,被确定为全国工会系统唯一的示范实施单位。

近年来,永川区总工会依托全国首家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劳动争议调处中心,首创“工会主导·多方协同”工作法,致力于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入钻研工作切入点,通过“1+2+3+N”工作方法,即“一门受理”明确群众维权主体,“双向调解”缩短群众维权时间,“三方审理”节省职工维权成本,“N方联动”织密职工维权网络,形成了法治保障、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劳动争议化解工作新格局,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劳动争议风险闭环,一站式全过程服务职工群众。

具体举措

一窗受理,聚焦重点,分类办理一本账。答疑解惑,通过窗口登记。秉持“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的工作理念,为职工设置法律咨询服务台和受理窗口,接受职工群众咨询,给予全过程的法律援助服务。在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区人民法院、区综治中心设立窗口,对来访职工的诉求进行登记,确保职工进得了门、找得了人、办得了事。点单服务,提供专业保障援助。配备专兼职调解员、法律援助律师20名,将其执行年限及案件办理情况对外公示,提供案件指派专人办理和来访职工自由选择承办人两种方式。通过发放值班补贴和办案补贴的方式调动调解员队伍积极性。

源头维护,力求双赢,绷紧调解一根弦。基层调解组织逐步健全。目前,永川区共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42个,其中镇街23个、园区3个、系统8个、企业8个,形成了以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为主导,以基层调解委员会为补充,上下贯通、部门联调的组织网络体系,为全方位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信息收集报送网络,明确各企业基层工会主席为企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联系人,凡本单位出现劳动关系紧张或发生群体性争议苗头时,及时向上级工会报告,确保从源头掌控信息,提前发现隐患。双向调解力求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保障用人单位合法利益。随着调解网格体系的建成,各级调委会主动作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出台《重庆市永川区总工会法律援助管理办法》,明确了所有案件需先组织调解,突出“调解为主,诉讼为辅”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关口把控。

协同受理,联动处置,诉讼仲裁一地结。2022年,联合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人事局、区司法局打造了集诉源治理、职工维权、法律援助、诉调对接、裁审衔接、司法保障功能于一体的劳动争议化解综合服务平台——永川区劳动争议调处中心。中心除设置了接待窗口、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外,还联合区人民法院、区人社局在区总工会打造了一个标准的审判庭,作为区人民法院巡回审判庭和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第四仲裁庭使用。

N方联动,共享机制,提质增效一条链。区总工会联合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人社局、区司法局成立了重庆市永川区劳动争议调处中心。明确劳动争议案件由区总工会牵头负责处理,有重大群体性案事件时,各部门互通信息,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判风险,明确调处方案,共同协作处理。根据劳动争议纠纷的大小、涉及人员的多少,实行分级调解,难以调解的逐级上报。同时根据“自愿调解”原则,对申请进入仲裁的案件尽可能进行裁前协调解决,减少仲裁量。建立委托调解制度,受法院委托,对诉前劳动争议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制作调解书后由法院予以确认,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案件办理效率,切实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市域社会治理水平现代化。

工作成效

职工维权成本显著降低。“三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解决了职工投诉路径复杂、耗时长、诉累高的现实困难,节约了维权成本。真实的庭审案例鞭策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提升职工依法维权意识、监督审判机关自由裁量权利的行使。

律师工作积极性和业务能力显著提高。多元化解机制下,对援助律师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律师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案件办结率显著提高。

劳动争议化解率显著提高。在重庆市总工会和中共永川区委的领导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多次获得全国总工会、市总工会的表彰。通过合署办公,2022—2024年,永川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共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973件,其中调解结案794件,仲裁、诉讼、强制执行943件,为1990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415万元。

经验启示

重庆市永川区总工会的“工会主导·多方协同”工作法,为职工权益维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工作法优势显著。

一是高效便捷,通过“一窗受理”实现“最多跑一次”,“双向调解”“三方审理” 大幅缩短维权时间、降低成本,形成闭环服务;二是多方联动,整合工会、司法、人社等 N 方资源,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织密维权网络;三是源头治理,健全 42 个基层调解组织,建立企业信息收集报送机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实现“预防为主”。该工作法在提升工会维权服务质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工人日报 2025-7-23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