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权机制中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做优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聚力源头服务。联合人社等相关单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省市县三级工会选派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开展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7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通过试点示范,引领更多企业关注并实践集体协商。下拨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全省各地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十个一批项目”,切实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凝聚服务工作。截至2025年6月底,组织集体协商业务培训3377人次,累计签订综合集体合同2116份,覆盖企业2243家,覆盖职工405563人。
二是深化联动督促。大力推进“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建设,省级层面和9个市(州)工会已与同级相关单位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协作工作机制,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县级以上总工会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99个,建立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7057个,培训劳动法律监督员8257人。2024年,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258份、意见书12份、建议书2份,通过“一函两书”发现线索并办结案件111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4408万元。
三是建强基层组织。为更好服务职工群众,充分发挥“小三级”工会对小微企业、新就业群体、零散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兜底覆盖作用,全省1509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建立工会组织;全省80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已建立工会76个。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建会专项行动,我省符合建会条件社会组织2515家,已建会2394家。开展2025年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半年攻坚行动,通过“三建”模式和集中入会、扫码入会等形式,全省符合建会条件的平台及关联企业3354家,已全部建会;符合入会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26359名,已入会224080人。
四是做实基础保障。建立完善贵州省总工会服务职工12351热线欠薪案件集中交办机制,通过全域收单、精准派单、高效办单,规范结单,最大程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2025年6月底,12351服务职工热线接听职工来电12447通,热线接通率97.93%,接听满意度99.68%。已办结案件1004起,涉及2600人次,涉及金额1471.36万元。受理新就业群体欠薪案件214件次,涉及人数266人,欠薪金额151.07万元。建立“工会12351+公安110”情报共享机制,成功处置3起极端维权案件,其中1起案件入选全国总工会推动治理欠薪典型案例。
腾讯网 2025-8-8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