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贵州毕节市总人口约950万,作为西部人口大市,长期面临“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毕节市总工会创新整合线下工会驿站与线上“就业帮扶云”平台资源,将313个工会驿站升级为“一站式”智慧就业服务综合体,通过数字化赋能、精准对接和技能培训,推动就业服务覆盖零工群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累计服务超8万人次,成功促成就业意向7000余人,探索出工会就业服务的新路径。
二、针对问题
▲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劳动力市场存在“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现象,岗位匹配效率低。
▲传统服务模式有局限性:线下就业服务受时空限制,难以覆盖零散务工群体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技能培训与需求脱节: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用工需求衔接不足,针对性不强。
三、主要做法
(一)拓展工会驿站就业服务功能。
▲线上线下融合:毕节市总工会以“就业帮扶云”平台为核心,将全市313个工会驿站升级打造为“一站式”智慧就业服务综合体,在驿站显著位置增设云平台宣传入口和操作指南,延伸线上服务触角;利用工会驿站随时对外开放优势,打破传统就业服务时空限制,变就业服务固定窗口为工会驿站全天候服务区域。
▲精准对接需求:在工会驿站内实现了岗位信息精准发布、个性化职业指导、便捷技能培训报名、政策咨询等功能。通过工会驿站与“就业帮扶云”平台构建的立体宣传网络,有效覆盖零工市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累计服务职工超8万人次,高精准发布岗位2万余个,成功促成就业意向7000余人。
(二)强化工会驿站线下推广效能。
▲微型招聘会:充分发挥驿站线下流量入口优势,通过举办各类微小型线下招聘会的方式,为求职者搭建精准对接桥梁,大幅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就业直播:开展“工会主席线上岗位推介”活动,工会驿站同步进行线下宣传推广,广泛动员职工在线观看互动,通过线上对接实现岗位精准推送。目前,已依托工会驿站举办线下招聘会20余场,成功为1.4万个岗位与1万余名求职者搭建对接桥梁,匹配成功率显著提高。“工会主席就业直播”等创新形式吸引超4万人次参与。
(三)依托工会驿站优化技能培训。
▲需求导向培训:依托工会驿站网格优势,工会主动对接企业,推出紧贴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课程,量身定制开设“企业定制班”。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00场,精准覆盖学员2000人次。
四、经验启示
▲数字化赋能传统阵地:通过“云平台+驿站”轻量化改造,将固定服务窗口转化为全天候就业服务载体,突破时空限制。
▲“小快灵”活动激活线下流量:以微型招聘、就业直播等灵活形式吸引群众参与,结合线上数据匹配技术提升转化效率。
▲培训与岗位需求直接挂钩:利用平台精准采集供需两端需求,定制培训课程,实现“技能提升—岗位适配”无缝衔接。
全国总工会网站 2025-07-14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