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总工会推动“饿了么”(上海) 形成全国首份平台算法与劳动规则协议

政策研究室 2025-08-29

一、案例概述

上海市总工会联合多部门,指导“饿了么”(上海)通过算法协商恳谈会,将消费者、商家、社区代表等多元主体纳入协商流程,围绕派单计价、安全限速等核心问题,促成全国首份《平台算法与劳动规则协议》,有效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二、针对问题

▲协商参与主体不全面:协商主体仅限于企业与劳动者,缺乏消费者、商家、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多元视角。

▲算法规则不透明:派单计价规则模糊,劳动者对收入计算方式不知情,异常订单处理缺乏标准。

▲安全风险隐患突出:算法过度追求效率导致超速骑行、疲劳配送,平台处罚加剧安全隐患。

▲算法调整缺乏民主:平台单方面调整规则,劳动者事前不知情、事后无申诉渠道。

三、主要做法

(一)拓宽协商参与主体。

▲引入多元主体:在平台企业及其服务商代表和工会、劳动者方代表外,邀请消费者、平台商家、物业、社区、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代表参与,从多维视角各抒己见。消费者代表从用户体验角度对配送时间和质量提出意见建议;商家代表提出,优化商家出餐时间预估模型,希望提前1~2分钟通知网约配送员到店取餐;物业和社区代表从推进社区治理等维度,共商解决“骑手进门难”和共建网约配送员友好社区的解决之策;专家学者从法律、社会角度为平台算法优化提供指导意见。

▲多部门联动:在全国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普陀区总工会三级工会及有关部门的共同见证下,双方签订《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人大社会委、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恳谈会。

▲细化协商重点内容:9名网约配送员代表带着一线骑手普遍关切的问题和诉求,与平台服务商、核心算法技术部、物流部、法务部等相关负责人进行充分协商,就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协调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并细化形成7章33项保障条款。

二)破解算法透明性难题。

▲推动规则透明化:《协议》明确,实现平台计价规则和劳动者每单收入透明化,进一步优化路径规划模型及规则,完善算法样本筛选机制,剔除逆行、危险路段行驶、超速等违规样本,以及绕路、低质量轨迹等异常样本,让订单的时间预估更为合理。

▲明确收入底线:确保众包网约配送员在正常提供劳动情况下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25元;优化“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功能,在春节等特定时段及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下配送订单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补贴机制或活动机制;持续优化计价算法模型,提高顺路派单概率,对于超重、体积大、爬楼梯等高难度订单增加计价权重等。

(三)构建安全优先机制。

▲优化限速规则:《协议》明确,优化安全限速规则,以平均时速不高于15公里/小时计算配送时长,确保网约配送员获得更合理更充分的配送时间。

▲侧重正向激励:升级安全智能设备,补贴推出2万顶智能头盔;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处罚。

▲升级防疲劳规则:探索延长下线休息的时长,优化“强制下线”功能,网约配送员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连续配送4小时,平台系统提示,小休至少20分钟。

(四)建立算法共决机制。

▲调整提前公示:建立完善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调整机制,确保平台调整算法、劳动规则前充分听取劳动者代表意见,并提前7天公开公示。

▲动态优化规则:在APP端设置算法反馈专项渠道,持续收集意见建议,调配充足客服人力,保障网约配送员合理申诉在48小时内响应和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四、经验启示

▲多元协商能够体现各方意见:引入消费者、商家、社区等主体,整合多方利益诉求,推动平台规则更贴近实际需求。

▲透明化机制能够提升各方信任:通过收入底线、规则公示、异常样本剔除等措施,增强算法公信力,减少劳动关系矛盾。

▲安全优先应该优于效率:强制休息、限速规则、正向激励等举措,平衡效率与安全,降低职业风险。

全国总工会网站    2025-07-14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