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总工会建会服务入驻政务大厅有效推进非公企业“两个覆盖”

政策研究室 2025-08-29

一、案例概述

北京市东城区总工会依托东城区政务服务大厅,主动与区数据管理局、工商联、人力社保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投促中心等单位建立“政工合作”机制,探索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新路径,持续扩大建会覆盖面。2025年上半年,新增建会单位867户,发展会员9663人。

二、针对问题

▲企业信息掌握滞后:属地非公企业尤其是中小微非公企业登记注册数据更新不及时,工会难以精准定位建会对象。

▲企业建会动力不足:企业对工会职能认知有限,缺乏主动建会动力,沟通渠道不畅。

▲部门协同效率较低:行政部门与工会间信息共享不畅,建会流程衔接存在壁垒。未将建会入会纳入企业评价体系,缺乏联动考核机制。

▲工作力量薄弱:街道、园区工会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三、主要做法

(一)靠前掌握信息。

▲依托东城区政务服务大厅相关单位的业务窗口,定期梳理汇总有建会条件的单位情况。区总工会将企业名单反馈至街道、园区工会,形成“登记注册—跟踪服务—分级负责”的闭环管理体系,推动上门对接服务,确保建会全流程可追溯。

(二)提升建会意愿。

▲宣传引导前置:在政务大厅召开“职工沟通会”“企业沟通会”,各街道轮流开展建会宣传活动,普及工会职能与普惠政策。加强同区投促中心、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定期会商沟通,通过“送教上门”等方式服务新入驻企业。

▲主动加强服务:为企业办理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搭载文体活动、技能培训等普惠项目,通过“服务包”增强吸引力。精准对接企业所需、职工所盼。

(三)强化协同效率。

▲双月工作例会:定期召开政务服务大厅和东城区17个街道、园区工会的工作例会,根据工作需要邀请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列席,通报机制运行过程中的进展、问题,共同分析研究对策;及时总结、提炼、推广不同类型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典型案例,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用好三方机制:加强与区工商联、区人力社保局的互动、联动,重点关注工商联未建会的会员单位和社保库中未建会的缴费单位,结合考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重要代表人士以及其他推先评优契机,把是否建会入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整体考量,推动非公企业建会。

(四)夯实队伍基础。

▲培育兼职指导员队伍:培训政务大厅工作人员成为“工建指导员”,在企业注册环节普及工会知识,帮助非公企业在注册、审批等申办过程中快速了解工会。

▲优化专职力量:配齐配强配优配好各街道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建会跟踪服务质量。

四、经验启示

▲政务工会联动打破数据壁垒:通过“政工合作”机制整合区数据管理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信息资源,动态更新企业注册数据,实现工会组建精准触达。

▲宣传服务联动激发建会意愿:联合投促中心、工商联等单位开展政策宣讲与普惠服务,以“服务包”前置引导企业主动建会,变“单向推动”为“双向共赢”。

▲专兼队伍联动夯实服务基础:培育政务窗口“兼职指导员”与街道“专职工作者”协同队伍,通过业务培训提升建会跟踪服务质量,破解基层力量薄弱难题。

全国总工会网站    2025-07-14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