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于这类群体,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
开放包容的宁波,一直在努力与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宁波,拥有“阿拉宁波人”的归属感?如何想他们所想,让“急难愁盼”问题更快解决?如何提供暖心服务,缓解他们一路奔波的疲惫?如何落实好各项保障,确保有人做事、有钱做事?
宁波市总工会融媒中心推出“凝‘新’聚力 甬工担当”系列报道,从建会入会、关爱服务、多维赋能、劳动维权、工作保障等五个方面剖析宁波新就业群体工作的管理与服务。今日推出第四篇《宁波工会:权益保障“新”解法》。
妇科体检终于落实了!近日,宁波镇海区137名危化品运输车女性从业者得到这样一个好消息。
镇海区汇聚了众多危化品运输企业,其中女性从业者多达1006名。她们承担着与男性同等强度的高危运输任务,却有个别企业忽视了对她们专属健康权益的保障。
从忽视到落实,仅仅花了不到半年时间,这中间离不开镇海区总工会联合镇海区人民检察院实施的“保障女职工妇科体检权益”的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镇海区总工会按照“一函两书”的工作流程,向镇海区道路运输行业协会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检察院则牵头召开权益保障工作协调会,推动体检费用核减,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女职工妇科体检项目能够全覆盖。
数据显示,宁波市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已达54.3万人。保障好他们的劳动权益,不仅能够助力稳就业保民生,更有利于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宁波市总工会高度重视这一工作,通过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运用“三化”工作法,即常态化摸排、数智化感知、一站式化解,构建起一套新就业群体诉求感知处置的闭环机制。
常态化摸排,就是要发现苗头、及时预警。宁波市总工会同政法委等14家单位建立了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联动工作机制,定期进行会商研判。此外,全市还有461个企业劳动关系监测点和10个新业态劳动关系直报点,这些点位也同步发挥上报、跟踪处置不稳定信息的作用。
镇海区部分危化品物流运输企业未安排女职工进行定期妇科体检的线索,正是今年3月由基层摸排上报而来,这才有了后续的维权行动,让沉默的诉求得以落地。
数智化感知,就是要畅通渠道、捕捉诉求。宁波市总工会创新打造“工情通”数字化应用,全面归集来访来信来电、线上平台、片区化排查、12351、12345等线上线下渠道信息,及时、充分、准确掌握职工诉求。
“我们会将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内容划分为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权益等5大类32个小类,并通过按责分流、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超时预警的机制,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宁波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工情通”共归集职工诉求(需求)事件逾万件,办结率98%,满意率100%。
一站式化解,就是要构建矛盾纠纷解决的闭环。宁波市总工会发挥自身在新就业群体与平台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集体协商、法律监督、劳动争议调处、法律援助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为新业态劳动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的环境,也为企业与职工的互利共赢保驾护航。
去年,来自工会“娘家”的法律援助帮到了一名网络主播。该主播在宁波一家助农产品销售公司上班,因未与公司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所以在无故“被裁”后十分被动,不知如何维权。在求助工会后,援助律师从认定劳动关系的“三要素”着手,结合证据材料帮助该主播成功确定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合理维护了她的合法权益。这一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也为宁波各级工会开展新业态模式下的法律援助提供了宝贵经验。
今年4月20日,奉化区总工会召开外卖配送行业集体协商现场会。骑手方和企业方平等对话,围绕“参保特种重病保险”“完善小哥专车运行机制”“成立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加强骑手劳动安全保护”等议题展开协商,最终劳资双方达成共识,签订集体协议,确保保障措施落地见效。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寥寥数字,任重道远。宁波市总工会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于6月起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联合多部门重点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落实社保参保提质扩面、优化新就业形态调解模式等九大工作任务,切实解决新就业形态突出问题和矛盾。
“工会不仅是职工的‘娘家人’,更是大家维权的坚实后盾。”宁波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对于新就业群体,工会将努力织就保障职工权益、护航企业发展的“防护网”,为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贡献坚实力量。
工人日报2025-8-26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