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郑州市总工会健全完善12351热线工作体系,统一调度指挥12351热线工单办理工作,强化协同联动,有效提升职工诉求办理质效。同时,积极发掘热线数据内在价值,探索热线数据驱动工会工作,发挥好热线高效预警化解劳动领域风险矛盾的作用,推动全市工会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
二、针对问题
▲办理机制不畅:基层工会缺少强力中枢节点,任务流转、责任划分、环节衔接均存在问题,工单办结周期较长。
▲联动效能不足:各类机制结合不充分,“第一报告人”职责落实不到位,影响诉求办理质效。
▲数据赋能欠缺:对12351热线数据挖掘分析不足,数据驱动能力弱,价值未转化为效能,制约服务质效提升。
三、主要做法
(一)强化统一调度。
▲全程管理:按照12351热线运行管理规范,对工单办理进行全流程动态跟踪,依托热线管理平台及时提醒督办,对交办类工单实行全量回访,确保问题诉求解决质效。
▲全天服务:严格落实《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服务与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工作机制,安排专人专岗7×24小时响应办理热线工单,确保职工诉求及时响应。
▲全域调度:依托省总管理平台统一指挥,建立工单处置工作群,对12351热线工单办理随时调度、实时指挥,难点问题由市总持续跟进,确保职工诉求一次办成。
(二)强化协同联动。
▲强化联动:强化相关业务部室间的横向联动,做到“一单一专班、一单一对策”。在向下分派前,组织业务部室人员,通过沟通核实、律师座谈等方式,并深入分析其主要难点、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时向属地工会进行工作提示。对情绪激动的职工,先安排心理咨询师沟通安抚好情绪,再跟进解困帮扶,有效化解职工紧张焦虑情绪,引导职工理性看待问题。
▲加强协同:依托市、县两级协同机制领导小组,组建热线重点工单办理专班,强化与业务主管部门和政法综治中心互动,推动职工诉求一站式解决。对涉劳动争议工单,依托“工会+法院+人社”诉裁调对接工作机制,多元共促协调解决;对涉法涉诉工单,依托“工会+司法”职工法律服务平台,为职工提供专业法律支撑。
▲政策赋能:聚焦新就业群体、农民工群体等重点群体权益保障,通过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推动问题解决。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市内部分出租车司机因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问题多次向12351热线电话咨询,市总工会在接到相关风险告知工单后,第一时间向市委进行专题汇报,1月13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由市总工会、市交通局共同指导涉事公司补偿司机300余万元,相关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三)强化数据驱动。
▲高效研判:将12351热线纳入全市劳动领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劳动领域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热线的“探头”“收集器”作用,及时捕捉劳动领域风险矛盾,作为地方协同机制月例会重要议题,开展深入分析研判,分级分类纳入全市劳动领域风险清单。
▲分类预警:按季度对全市工单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有益的意见建议及时采纳,对交办和告知类工单前三的县区进行分别约谈,研究其风险集中的领域区域,指导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推动精准施策、精细管理。
▲类案批处:对职工反映集中的共性案件,做好类案批处。如2024年10月,河南省总工会12351热线通报多起郑州市教育、医护、环卫职工集中反映诉求情况,市总工会立即开展针对性摸排,形成报告报送市委,以“前沿防范”代替“后端处置”,推动相关风险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四、经验启示
▲构建风险防范前哨站:通过热线数据,精准掌握全市劳动领域风险,及时提示预警。2025年上半年预警21次,同比增长1.1倍。
▲架起职工解怨连心桥:畅通热线,保障职工诉求渠道与落实,增强职工信任。2025年上半年来电同比增长6.17%。
▲打造职工维权新通道:2025年上半年办理工单231个,同比增长15.5%;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291余万元,同比增长3.2倍。
全国总工会网站 2025-09-30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