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市总工会以专业队伍与优质服务 提升12351热线办理效能

政策研究室 2025-10-09

一、案例概述

山东邹城市总工会围绕增强职工维权服务效能,依托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平台,聚焦队伍建设与提升服务能力,构建起“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多元服务”的工单办理体系。近年来累计办理的106件热线工单,办结率和职工满意度均达到100%,维权服务效能迈上新台阶。

二、针对问题

▲工单流转效率有待提升:部分工单因分类不清、流转环节复杂导致处理周期较长,存在响应不及时和积压现象。

▲队伍专业能力与窗口服务功能有待加强:基层工单处理人员力量不足且专业培训不够,服务窗口功能较为单一,难以提供综合化、专业化服务,制约服务效能。

▲服务模式仍以被动响应为主:缺乏对工单数据的系统分析和风险预判,未能将事后处理有效转化为事前预防,主动服务和源头治理能力有待增强。

三、主要做法

(一)优化服务流程,夯实运行基础。

▲实行分类处置与限时办结:推行“简单工单直接办、复杂工单及时转”,咨询类、告知类工单由职工服务中心直接答复,复杂工单按权责转办并明确时限,制定4大类14项工单清单,实现精准分类、高效流转。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发挥工会枢纽作用,推行“同步推送、联合研判、协同处置”模式,联动人社、司法、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形成工单处置合力。

▲整合政策案例资源:建立政策知识库和典型案例库,为一线人员提供实时查询与操作支持,提升工单一次性解答率与处置效率。

(二)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专业服务窗口。

▲组建专业化工单处理队伍:组建42人的县、镇街两级工单处理队伍,通过集中培训、案例剖析、模拟演练等方式,系统提升接单派单、政策解读和初步处置能力。整合劳动法律监督员、集体协商指导员、劳动争议调解员等1000余人专业资源,形成协同支持网络。

▲创新“前台+功能室”集成服务模式:将帮扶救助、就业创业等6类服务进行“物理聚合”,整合为“综合受理”前台,实行“无差别受理、一站式办结”。同时,强化服务支撑,打造劳动争议调解、诉调对接、心理关爱、技能培训等专业功能室,实现从“单一热线接听”到“‘一站式’综合服务”的升级。

▲建立正向激励与跟踪问效机制:将工单办理时效与质量作为服务窗口人员评优评先、典型选树的重要依据。市总工会定期组织核查,压实市、镇街、企业工会三级责任,以实效激发队伍积极性,提升整体服务效能。

(三)注重工单赋能,推进源头治理。

▲加强工单数据分析:建立“评效问需”机制,聚焦办结率、处理时长、满意度等指标,形成分析报告,精准识别欠薪、社保、安全等高发风险领域。

▲开展线下靶向服务:针对高频问题,推出“普法四进”“劳动用工法治体检”等12项线下服务,今年累计举办法治讲座42场,为89家企业提供合规诊断。组建由法律、心理等60名专家组成的“暖心服务队”,年服务超2000人次,筑牢“未诉先防”防线。

▲打造线上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打造“邹鲁惠工之家”主品牌,开发政策精准推送的法律“云课堂”、在线心理疏导等6个子品牌,累计线上服务职工5万余人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服务模式转变。

四、经验启示

▲流程机制创新破解效能瓶颈:通过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和跨部门协同,有效破解工单积压与协同难题,实现诉求高效办理。

▲队伍与窗口建设夯实服务基础:通过组建专业队伍、强化培训和推动窗口多功能化,实现服务转型升级。

▲工单赋能推动治理模式升级:依托数据分析、靶向服务和线上平台,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增强工作前瞻性。

    全国总工会  2025-09-30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