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利通区总工会围绕产改“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建立健全立体网格包抓全域企业产改工作体系,织密“蓝领工人服务定制网格”“共性任务扩面网格”“个性任务增效网格”三张网,覆盖辖区211家企业,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目标,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工会牵头、工人参与、企业落实的一盘棋格局,全面提升产改质效。
二、针对问题
▲面向产业工人的服务不够精准:缺乏对产业工人需求的系统调研和分析,成员单位合力不集中,服务的针对性不强。
▲企业参与产改的主动性不强:非公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改革重视不够,主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够:属地基层工会对企业产改的指导建议过于笼统,缺乏“一企一策”和个性化指导。
三、主要做法
(一)建立蓝领工人服务定制网格,精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区总工会牵头建网格:利通区总工会牵头,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深入211家企业生产一线调研掌握产业工人需求,征集涉及稳岗就业、合同签订、技术改造、法律咨询等需求20余条,建立蓝领工人服务定制网格,划分为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法律帮扶等5个需求服务子网格。
▲相关部门主动领任务:利通区委宣传部、区应急管理局等部门作为网格牵头单位,主动认领任务并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形成“产业工人点单-网格牵头单位派单-责任单位接单”的服务模式,确保产业工人诉求及时有效解决。
▲责任部门抓落实:针对职工宣传教育需求,利通区委宣传部主动发力,打造“理”通凝心大讲堂宣讲品牌,深入企业、车间、班组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200余场次,覆盖职工5000余人次。
(二)建立共性任务扩面网格,有效激发企业主动性。
▲按产改共性任务设子网格:聚焦产改七个方面的共性任务,设置思想政治引领、保障民主权利、技能体系形成等7个子网格,根据企业在推进产改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将211家企业分类纳入相应子网格,每个子网格明确相应的责任单位,研究制定24项71条改革措施清单,精准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企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推动网格措施纳入考核督查:利通区总工会推动将共性网格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区委政府效能目标考核和督查工作重点内容,以考核和督查倒逼责任落地。目前,各项共性任务稳步推进,2025年开展思想引领、技能竞赛等活动50余场次,发展产业工人党员23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54名,举办技能培训20期,培育技能人才1449人,落实科技创新奖补资金141.8万元。
(三)建立个性任务增效网格,充分发挥属地工会作用。
▲构建个性产改工作格局:在完成共性任务的基础上,利通区总工会指导12个乡镇工会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不同特点优势,为211家企业“一企一策”制定个性改革清单,实施企业深化产改助推计划,加大经验推广运用力度,形成了纺织产业“1621+X”产改模式等12个“一乡(镇)一特色”产改特色示范项目,构建乡镇党委领导包抓、产改网格员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推动企业改革并推广经验:具体实践中,金积镇总工会主动开展包抓指导工作,助力宁夏金世纪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深化产改。指导该企业开展职称评聘体系改革,实施“技改”“薪改”行动,产业工人工资提高40%以上,部分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工资提升80%以上;同时,将该企业的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区企业中推广,为其他企业产改提供实践参考。
四、经验启示
▲坚持需求导向,彰显产改实效:产改成员单位深入一线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在精准服务中释放改革效能。
▲坚持因企施策,调动企业积极性:针对企业难点堵点,研究制定利好政策,引导企业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
▲坚持因地制宜,激发基层改革活力:赋能乡镇基层工会,构建一体化包抓责任体系,个性化定制任务清单。
全国总工会 2025-09-30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