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市总工会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着眼推动技高者多得落地落实,协调推进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提升产业工人薪酬待遇,激励产业工人开展学习练兵、提高技能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11家上市公司、铜官区106家规上企业和其他县区部分重点规上企业基本建立了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覆盖产业工人超3万人。
二、针对问题
▲改革合力不够强:工会牵头作用发挥不充分,部门协同不够,系统集成不足。
▲政策制度不够完善:产业工人技能价值被低估,薪酬待遇与技能等级不匹配,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不健全。
▲推进落实“最后一公里”不畅:企业对相关政策掌握不够,担心增加人力成本,内生动力不足,存在“不会改”“不愿改”等问题。
三、主要做法
▲高位推动:市总工会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产改特别是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情况,推动将产改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委改革要点和督查清单、市政府工作报告。
▲多方联动:市委分管领导专题调研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市人大常委会将产改特别是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情况,纳入《工会法》执法检查内容;市政府召集市县党政部门、全市上市公司和重点规上企业召开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工作推进会。
▲闭环管理: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等部门,建立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评价机制,评价结果用于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单位、五一劳动奖等评选,对企业开展技能培训、职工提升技能等级给予补贴奖励。
(二)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依法保障待遇提升。
▲加强制度设计:市委深改委印发《铜陵市推进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改革实施方案》《铜陵市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试行)》,突出技能导向,坚持以岗定薪、以绩取酬,建立岗位等级管理制度,在企业工资体系中设置技能工资单元,将技能要素参与分配显性化、制度化。
▲注重试点先行:市总工会协调推进“1+11+N”(1个区、11个上市公司、N个规上企业)改革试点,推动建立与产业工人技能等级相匹配的薪酬分配制度,完善机制、形成经验、宣传推广。
(三)加大服务指导力度,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强宣传培训:市政府举办全市上市公司和部分重点规上企业技能工资改革辅导培训会。市总工会开展政策宣贯,联合铜官区政府举办专题培训,100多家规上企业参加。
▲强化分类指导: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制定改革方案。中小企业从“一岗一薪+绩效工资+技能补贴”做起;基础较好企业,重点改进津贴补贴单元、健全绩效奖金考核发放机制、调整内部分配关系等;上市公司探索对高技能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股权激励等。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技能津贴和再教育奖励制度,每月给予初级工到高级技师50元至300元不等补贴;对取得初、中、高级职称或技能等级者,给予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2023年,253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高级工以上90人。
▲激发双赢效应:以薪酬改革激励职工成才,用人才杠杆撬动企业发展。改革实施以来,全市高技能人才增至6.25万人,产业工人对工业产值贡献率大幅提升;铜官区产业工人工资涨幅20%至30%,企业产能增效10%;铜陵精达通过改革推动产品一次报检合格率升至99.96%,营收增长24.67%。
四、经验启示
▲坚持系统协同形成更强工作合力:争取党政支持,加强部门联动,在技能人才培训、评价、待遇、社会认同等方面同步发力。
▲注重精准施策让改革举措更好落地落实:结合产业特点和企业实际,“一企一策”分类指导。
▲推动良性循环激发企业更大内生动力:构建“技能提升—待遇改善—企业发展”的互促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全国总工会 2025-09-30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