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湖南长沙市总工会突破传统组织模式,设立装备制造等4个产业工会工作委员会,构建起覆盖17条重点产业链、1000多家民营企业的工会组织体系,探索出精准化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产业工会改革与服务新模式。
二、针对问题
▲组织覆盖不足:产业工会对非公企业、新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覆盖率偏低,大量新型就业群体未覆盖。
▲资源分散脱节:服务资源未整合,难精准对接产业升级与高技能人才需求,对企业技改和职工技能提升支持不足。
▲服务效能滞后:传统服务方式与多元精准需求脱节,维权和技术等服务响应慢、针对性弱,难以适应新业态要求。
三、主要做法
(一)围绕产业布局构建工会组织体系。
▲转变职能:按产业链类别,新组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建设、生物医药食品等4个产业工会,推进全市产业工会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工作方式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分批推进:首批链入97家规模以上民企,包括中联重科、蓝思科技、长沙比亚迪等产业龙头企业,第二批链入工程机械等12个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联盟资源,新组建汽车、视频文创等2个产业链工会联合会,筹建先进能源材料、信创网安、大健康、节能环保等4个产业工会联合会,逐步实现产业工会工作重点和工作领域向非公领域拓展、向产业链和基层企业延伸。
▲全域覆盖:创新产业工会组织体系,服务网络覆盖全市17条重点产业链,辐射新兴产业民营企业1000多家,工会在非公领域覆盖率提升至80%以上,完成从企业单一覆盖到产业全域覆盖的转变。
(二)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攻坚中的高技能人才需求。
▲定制服务:在长沙智能制造博览会,举办产业链上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主题沙龙。开展产业链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技术升级、认证合规、风险防控实战推演等活动。
▲技术赋能:开展产业前沿技术交流、创新成果分享等活动,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推进职工技术创新揭榜挂帅挑战赛。组建劳模工匠服务队,针对产业技术领域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精准匹配技术专家,解决技术难题47项。
▲人才培育:献礼工会百年,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开展大国工匠讲座、青年工匠说主题沙龙、入企送课、师带徒、创新人才岗位发布等活动,覆盖4000人次。依托湖南工匠学院长沙分院,开展工程机械山河智能班、汽车产业链班组长骨干集训、产业高技能人才研修班等精品培训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梯队。
(三)以产业特色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搭建平台:举办首届职工创新研发大赛,入围总决赛项目276个,决出优胜项目共46个;开展职工创新成果进展会活动,组织优质项目与重点企业供需对接,促成10项成果转化。
▲普惠网络:依托全市1376个工会驿站,构建十分钟服务圈,定期开展送政策、送安全、送健康、送温暖、送服务,打造了一批具有产业(行业)特色的服务项目。
▲权益保障:打造“法润职工”品牌,劳动争议化解率达64%;推广能级工资协商,将职工技术创新能力等与薪酬挂钩,覆盖80%以上重点企业。
四、经验启示
▲坚持组织创新:优化工会组织体系,实现组织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增强聚合力和辐射力。
▲突出需求导向:围绕企业海外贸易、技改攻坚、高技能人才成长等关键需求,提供精准化、定制式服务,提升服务实效。
▲推动品牌引领:通过创新研发大赛、能级工资等机制,打造可持续、有影响力的工会服务品牌,激发产业工人创新活力。
全国总工会 2025-09-30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