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总工会借助执法检查契机 解决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突出问题

政策研究室 2025-10-09

一、案例概述

云南省红河州总工会抓住工会法执法检查有利契机,聚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中存在的监督对象认可度不高、监督工作精准性不强、监督员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开展百名劳动关系协调师培育计划、组织监督员竞技操练、建立监督员管理机制等举措,有效提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能力水平,推动涉工法律规定落实落地。

 二、针对问题

▲认可度不高:截至2025年8月,州县两级工会109名监督员尽管已培训取得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证,但该证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导致监督对象认可度不高。

▲精准性

强:虽每年都开展培训,但缺乏操练竞技平台,导致仍有近20%的监督员在履职时监督不够精准。

▲主动性不足:由于缺乏激励约束机制,部分监督员履职不够主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三、主要做法

(一)帮助获得专业资质,提升监督对象认可度。

▲投入专项资金:专门预算50万元经费,实施“百名劳动关系协调师培育计划”,按《云南省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中明确的五级1400元、四级1800元、三级2600元、二级3600元的标准,补助取得国家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的工会干部和工会社会工作者。2025年以来,通过帮助55名监督员获得专业资质,增强他们的履职底气,提升监督对象的认可度。

▲借助行政力量:寻求同级人社、司法部门支持,选取资质过硬培训机构,按照基本培训内容与特色培训项目相结合,培训师资必须具备民族地区劳动关系协调经验,增设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语言辅助教学模块,解决监督员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监督沟通障碍。同时,结合新时代劳动用工法律和特点,在少数民族习俗时宣传劳动法律监督常识。

▲优化培育方式:在培训安排中,新增学习《云南省总工会全面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操作指引》《云南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操作指引》等内容。设计企业劳动争议的场景,让监督员重点解析近年红河州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邀请红河州“工小维”服务团成员现场点评,分享“工会法律服务助企行”中的监督实战技巧,提升培育实效。

(二)搭建竞技操练平台,提升监督工作精准性。

▲明确“赛什么”:聚焦工会劳动法律监督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精准设置比法律条文熟悉度、比典型案例分析力、比监督程序规范性“三个比”竞技操练内容,让监督员知道监督重点。

▲策划“怎么赛”:将知识竞赛与技能竞赛结合起来,采取闭卷知识竞赛、情景模拟解析、现场答辩竞赛等方法手段,邀请人社、司法、法院等部门专家现场指导评分,打造立体化、场景化的竞赛模式,让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看得见、摸得着。

▲确保“出成果”:全州监督员通过参加竞技操练,主动发现问题同比提升30%,监督对象认可度同比提升60%。将竞赛发现的知识盲点整理成《监督实务50问》,印发基层工会作为工具书,强化对下指导。

(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监督员工作主动性。

▲明确标准:推广运用全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平台,建立落实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管理机制,制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履职积分管理办法》,明确案件发现率、整改完成率、职工满意度3项指标,推动监督案件、监督问题、监督对象、监督结果全过程管理。

▲量化管理:发放标准化测评表,量化掌握职工满意度,按指标权重设置基础分(60%)、激励分(30%)、扣减分(10%)进行赋分,年度积分前10的推荐获得州级优秀监督员。

▲强化运用:将优秀监督员同步聘请为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员,鼓励他们参与案件调解领取案件补贴,优先推荐他们参加工会和人社系统的相关评先评优,对全年未开展监督工作的监督组织和监督员予以提醒。同时,建立典型监督案例发布制度,推动进入工会干部培训教材。

四、经验启示

▲获得专业资质,是消除不敢监督的‌关键前提:帮助监督员获得劳动关系协调师证,能消除无证监督顾虑,提升监督资质认可,推动实现依法监督。

▲搭建操练平台,是解决不会监督的便捷举措:搭建比熟悉度、比分析力、比规范性的竞技操练平台,将知识竞赛与技能竞赛结合起来,能有效提升监督水平。

▲建立管理机制,是破解不想监督的‌治本之策:制定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监督员管理办法,能不断调动监督员工作积极性。

全国总工会  2025-09-30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