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如何通过集体协商保障职工权益

政策研究室 2025-10-11

01工会职责与协商制度

【 工会的基本职责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六条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代表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工会也致力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会积极协调劳动关系,从而保障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

【 集体协商及其益处 】

劳动合同集体协商对于保障职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集体协商方面,工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代表职工与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谈判,旨在签订集体合同。这一过程不仅保障了职工的权益,也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集体合同草案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后,方可生效。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企业违反合同规定,侵犯职工权益,工会将依法维护职工权益,要求企业承担相应责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还赋予了工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权利。当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工会可以代表职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甚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当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工会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02集体协商与劳资协商的区别

【 协商的特点与意义 】

值得注意的是,集体协商与集体谈判有所不同。集体协商强调的是一种服从关系,而集体谈判则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平等的谈判才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此外,两者的劳方主体和协商内容也存在差异。集体协商的劳方主体是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而劳资协商的主体则更广泛,包括工会组织、职工代表以及劳动者当事人个人。在内容上,集体合同主要围绕劳动标准,特别是工资问题进行协商,而劳资协商则涉及更多方面的内容,如用人单位的重大决策、改革方案和规章制度等。

【 程序与权限差异 】

在程序上,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需要经过一系列法律程序,包括协商、签约、批准和备案等环节。而对于劳资协商,其程序则有所不同,通常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需进行讨论,提出相关方案与意见。第二步,用人单位则需与工会或职工代表进行平等协商,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经过民主程序后,由用人单位作出最终决定。此程序被称作“先民主,后集中”。

在规章制度及重大事项的执行过程中,若工会或职工认为其不适宜,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异议,并通过协商进行修订与完善。此外,需明确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权限差异。尽管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雇主往往占据主导地位,难以实现真正的平等协商,但根据法律规定,这一制度涉及到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等与职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因此,从实质上看,集体协商体现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共同行使“共决权”的原则。

而劳资协商,尽管其用语与集体协商相似,但在权限上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和决定重大事项时,享有自主权,即“单决权”。这意味着,相关制度方案只需经过职代会或全体职工的讨论,提出意见,再与用人单位工会和职工代表进行平等协商,最终由用人单位作出决定,从而充分体现用人单位的决策权力。

综上所述,各种制度的制定与法律设施的设立,都是为了保障和维护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与合法权益。劳动者通过自身或所在组织的劳动谈判来维护自身权益,不仅保障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集体的团结与和谐。这种集体协商制度有效地反映了职工的意见和需求,为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易 2025-9-6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