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于这类群体,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
开放包容的宁波,一直在努力与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宁波,拥有“阿拉宁波人”的归属感?如何想他们所想,让“急难愁盼”问题更快解决?如何提供暖心服务,缓解他们一路奔波的疲惫?如何落实好各项保障,确保有人做事、有钱做事?
宁波市总工会融媒中心推出“凝‘新’聚力甬工担当”系列报道,从建会入会、关爱服务、多维赋能、劳动维权、工作保障等五个方面剖析宁波新就业群体工作的管理与服务。今日推出第五篇《宁波工会:打好保障“组合拳”》。
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各项工作,人员与经费保障缺一不可。
今年8月,宁波市总工会举办工会社会工作者提能培训班,聚焦“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基层工会经费收管用”“困难职工帮扶和送温暖”“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等,对全市工会社会工作者展开培训。
“类似的培训非常多,从市总到省总到全总,每个季度都有,对我们快速成长提升很有帮助。”鄞州区明楼街道的工会社工唐笑笑对此充满期待。
在宁波,像唐笑笑这样的基层工会社工有450余人,数量为全省第一。这支颇具规模的工会社工队伍,为新就业群体各项服务落到实处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激励工会社工在基层一线担当作为,宁波市总工会为他们量身定制了“身份有认同、薪酬有保障、专业有荣誉、职业有发展”的四维进阶体系——不光在制度上赋予其明确的身份定位,在薪酬上实现动态增长、优绩优酬,而且在个人成长上构建了全链条赋能机制、打通了递进式晋升通道,让工会社工“干得久”也“升得上”。
去年9月,在慈溪市浒山街道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拥有10年工作经验的工会社工王晓燕被选举为街道工会副主席。她坦言,这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让她有了更大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
去年底,在宁波市首届工会社工技能竞赛上,唐笑笑在理论机考、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个实战环节过关斩将,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推荐为工会社工中首位“宁波市技术能手”,这份荣誉极大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除建强工会社工队伍外,宁波市总工会也持续加大经费保障,确保“有钱办事”。
今年,宁波市总工会共争取到了2025年全国总工会“兜底建”工作补助、省总工会新业态基层工会专项经费超480万元,落实市总工会本级新业态工会、村(社)工会补助经费预算超500万元,推动新业态工会及发挥兜底作用的村(社)工会组织有效运转。
今年新成立的宁波市外卖配送行业工会联合会收到了18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经过会议讨论,工联会将这笔钱主要用于夏季送清凉活动、新就业群体子女夏令营以及爱新餐等活动,以此来服务工联会覆盖的2万余名外卖小哥会员。
“目前,夏季送清凉活动和夏令营都圆满结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工联会主席谢娟说,“尤其是与宁波工人疗养院联合举办的夏令营,包含了参观南京舰、趣味运动会、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项目,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高度好评。”
经费拨付下去,管理也要跟上。早在2021年,宁波市总工会就出台了《宁波市服务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经费使用、预算编制与下达、经费申请与拨付等诸多事项。
今年4月,浙江省总工会发布了《浙江省新业态基层工会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实行)》,进一步明确了专项经费补助条件、补助标准、使用时限、相关单位的主体责任等内容,为宁波市总工会提供了管理参照。
“我们将努力打好人员和经费的‘组合拳’,不断提升社工队伍的稳定性、专业度,以及专项经费的保障力度、规范程度,当好新就业群体的坚强后盾。”宁波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人日报20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