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峄城区召开“服务职工创新实践与成效”新闻发布会,峄城区总工会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
峄城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晁夫利介绍了有关情况。近年来,峄城区总工会在区委、区政府和市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战略,以服务职工为中心,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切实增强了广大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夯实组织根基,凝聚工会合力。总工会成功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为工会工作注入了新活力。通过积极培育民主管理典型,如推动交通物流行业打造“一路通”一体化司机之家、在东方怡源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构建综合养生职工之家等,以点带面促进了企事业单位和新就业形态领域的民主管理,有效保障了职工民主权利,和谐了劳动关系。同时,全面梳理基层工作,明确重点任务,确保了基层工会工作的有序推进和落实。
聚焦职工需求,提升服务温度。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区总工会创新开展“微家暖新”行动,推出涵盖政策宣传、节日关怀、健康体检等16项服务的“暖心套餐”,并建立“劳动者点单、微家接单”服务机制,构建了“基础服务+特色服务”双轨供给体系,极大增强了该群体的归属感。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全力推进十大行动,在各工友创业园广泛组织技能竞赛与比武,激发了乡村人才的活力。区工人文化宫创新推行“延时错时服务+非遗体验”模式,延长开放时间,开设丰富公益课程,举办非遗手作活动,打造了职工“家门口的文化加油站”,多项活动获央媒、省媒等报道,广受社会好评。
激发创新活力,赋能产业发展。总工会高度重视榜样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评先树优工作。今年,枣庄富源玩具有限公司机工二组获评山东省工人先锋号,20名同志荣获枣庄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评选出区级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及工人先锋号一批,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持续深化工匠人才培育工程,1人获评枣庄手造工匠,培育区级“榴乡工匠”“榴乡手造工匠”15名,成功申报省、市级全员创新企业及创新工作室多家,峄城区工匠学院获评市级劳模工匠学院。通过广泛动员各行业开展技能竞赛,举办“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为职工提供了展示才华、提升技能的广阔平台。
荣誉见证成效,砥砺再启新程。2025年初,区总工会“暖心套餐”送温暖行动成功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典型案例,工作成效获得国家级肯定。工人文化宫的特色活动也多次被学习强国、山东工人报、枣庄晚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充分展示了峄城工会工作的亮丽名片。
下一步,峄城区总工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市总工会第十四届7次常委会精神,紧紧围绕市总“1123”工作思路和区委区政府部署,聚焦创新突破、精准服务与实干担当,努力为全市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峄城力量。
随后,与会领导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问峄城区总工会今年在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和创新模式?
峄城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区职工服务中心主任 赵莉:今年,峄城区总工会聚焦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依托工会驿站启动了“微家暖新”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动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服务内容上,坚持以需定给。在做实饮水、休息、充电等基础服务的同时,梳理维权帮扶、普惠服务、荣誉奖项3大类,包含政策宣传、节日关怀、流动体检、法律服务、帮扶救助、文化服务、疗休养等16项服务清单,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形成“基础服务 + 特色服务”双轨并行的供给体系。
在服务模式上,坚持创新突破。探索“驿站合伙人”计划,由工会牵头搭建合作平台,广泛吸纳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社会力量成为“驿站合伙人”。目前,已吸纳山东宇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枣庄市鸿润物流有限公司、峄城区润国超市、峄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4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共同服务新就业形态群体。其中,宇程物业为外卖骑手集中的中心街工会驿站提供免费物业管理;与枣庄市鸿润物流有限公司共建了卡友驿站;峄城区润国超市为城区工会驿站发放了矿泉水、方便面等清凉物资;峄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每月爱心义剪形成常态。
在服务机制上,坚持协作联动。实施“微家联络员”制度。由区总工会权益保障办公室对接外卖、交通物流、物业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线上问卷+线下摸排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收集外卖员、快递员、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清单,按需开展活动。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开展法律服务、职工子女托管、夏送清凉、骑手节、一线职工疗休养、职工子女夏令营、爱心义剪等活动12(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下一步,峄城区总工会将持续推动和优化项目实施,让“职工微家”成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暖心港湾”。
2、请问怎样结合工会职能定位,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引领?
峄城区总工会挂职副主席 林剑:区总工会宣传思想工作是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推进工会组织建设、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抓手,主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和服务职工群众实践等方面展开。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和主题教育,筑牢职工思想根基。以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核心,通过深入贯彻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方式,开展理论学习进车间、进班组,确保职工群众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深化职工文化与素质提升工程,激发职工群众奋斗热情。积极开展“榴乡工匠”“榴乡手造工匠”评选、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同时,联合开展春季职工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积极组织参加“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融合。
三是深化服务职工群众活动,增强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依托工会驿站、工友之家,积极开展服务职工活动,通过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求学圆梦”“榴光峄彩·悦享惠工”等系列活动,维护了职工权益、增强了职工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3、峄城区工人文化宫近年来致力于提升服务品质,特别是在服务职工的时间段上做了很多创新。想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文化宫在满足职工“工余”和“假期”需求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惠民举措?
峄城区职工服务中心(区工人文化宫)综合股负责人 田依雪:为深入践行“服务职工、文化惠民”宗旨,峄城区工人文化宫聚焦职工需求、创新服务形式,通过塑造“榴光峄彩·悦享惠工”延时错时服务品牌,打造职工“家门口的文化加油站”,切实提升职工幸福感和获得感。
工作日开设“晚间课堂”。针对广大职工“上班没空学、下班无处去”的痛点,我们在职工下班后的晚6点-8 点时段开设“晚间课堂”。课堂内容丰富,涵盖瑜伽、健身操、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花样跳绳等项目,目前,已累计开展38期280余课时。让职工在下班后也能放松身心、培养兴趣、结交朋友,有效化解了“服务时间”与“职工上班时间”之间的矛盾。
休息日开设“周末课堂”。充分利用周六、周日全天候时间,整合优质资源,推出形体课、成人舞、职工古筝公益课、非遗手作、亲子活动等服务项目。“周末课堂”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职工及其家庭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职工周末休闲的热门选择。同时,在端午节、中秋节、五一、十一、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开展“匠造体验营”“国庆影院”“惠工云礼”“小小志愿者”等特色活动,让职工沉浸式体验家门口的文化服务。
寒暑假开设“职工子女托管”服务。为切实缓解职工寒暑假孩子“看护难”问题,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我们依托文化宫的场地和资源,开展“工助未来·爱心托管”活动。托管班采用“才艺拓展+思想启迪”的方式,灵活设置创意美术、黏土创作、无人机、科学实验等特色课程以及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丰富有趣的多彩假期。目前,已累计开展10期托管服务75班(次),服务职工子女300余人次。峄城区工人文化宫职工子女托管班荣获省级爱心托管班,其典型经验相继被山东新闻、山东工人报、枣庄日报等报道。
全天候开设“场馆预约”服务。为最大化盘活场地资源,我们创新服务模式,通过“齐鲁工惠”APP 线上预约系统,提供“全年无休”的场馆“点单”预约服务。职工可通过手机便捷预约使用文化宫各类功能室,如乒乓球室、健身房、古筝室、惠工自习室、手作工坊等。目前,工人文化宫年均预约核销量达9000人次以上。
通过开展延时、错时服务,工人文化宫的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得到了广大职工的高度认可和好评,职工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下一步,峄城区工人文化宫将围绕职工多元化需求,继续扩充公益课程门类,持续擦亮“榴光峄彩·悦享惠工”职工服务品牌,为职工提供更多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海报新闻 20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