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安泰社区工会驿站融合“三田留余”文化 创新职工维权服务模式(创新案例2025年第67期)

政策研究室 2025-09-09

一、背景意义

巩义市安泰社区工会驿站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探索服务职工新方式,通过“工会驿站”与“三田留余”诉调对接调解室深度融合,叠加“工会+法律”的专业力量,聚焦源头治理和前端化解,创新多元化维权机制,不断提升工会驿站维权服务效能,为基层劳动关系矛盾化解提供新路径。

二、主要做法

(一)工会驿站+法律维权,从“歇脚点”到“解忧站”

安泰社区工会驿站在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贴心场所基础服务上,深度嵌入“三田留余”诉调对接调解室,充分发挥工会“娘家人”的纽带作用,积极畅通诉求表达渠道,通过社区专业调解员及律师志愿队伍,为户外劳动者等群体化解工作生活中的矛盾纠纷,提供劳动争议调解、法律咨询与维权帮扶,将工会驿站“歇脚点”升级为集休息、调解、维权、普法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理前沿阵地。

(二)工会驿站+调解模式,从“矛盾点”到“化解点”

安泰社区工会驿站结合“三田留余”诉调对接调解室采用以情动人、以理感人、以法育人、以德服人的调解理念,充分发挥社区工会干部“先锋队”作用,依托驿站人流量大、贴近群众的优势,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介入调解,有效稳定当事人情绪并收集相关信息。同时联动专业法律团队,依据《劳动法》《民法典》等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形成“文化+法治”特色调解模式,运用“三田文化”指导家事纠纷调解,借助“留余文化”指导商事纠纷调解,实现源头预防、事中化解、事后跟踪全流程覆盖,推动劳动争议和矛盾纠纷在基层高效化解。

(三)工会驿站+多元服务,从“单一服务点”到“综合服务站”

“三田留余”诉调对接调解室在矛盾调解基础上,同时依托工会驿站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宪法日”及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定期举办“法律小课堂”,重点讲解劳动合同、工伤赔偿、劳动仲裁等与劳动者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设立法律咨询台提供一对一免费咨询服务,并通过发放普法手册、播放普法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三、实施成效

安泰社区工会驿站联合“三田留余”诉调对接调解室,充分发挥“工会+法律”资源优势,创新打造“文化+法治”调解模式。通过将本地特色“三田文化”“留余文化”与矛盾纠纷多元化相结合,引进辖区“法治”资源,切实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将关口把控在社区,将纠纷化解在基层,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接待群众149人次,电话咨询70人次,有效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手册9000余份,制作并播放普法短视频20余期,引导劳动者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一步推动工会驿站从单一服务向多元治理转变升级,构建起劳动关系风险化解的有效渠道,打通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四、经验启示

巩义市安泰社区依托工会驿站打造具有鲜明时代内涵、工会特色与本土特点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工会驿站+调解室”积极构建“小而近、小而便、小而全”的空间与职能服务体系,将工会组织力与法律专业性有机结合。依托“三田留余”诉调对接调解室,主动深入排查各类纠纷,在调解工作中贯彻“情、理、法、德”多元理念,实现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创新融合“三田留余”本土文化基因与法治精神,整合多方资源,形成特色调解模式,切实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多元共治,构建有温度、有效率、可持续的基层矛盾化解新生态。

(郑州市总工会保障工作部  巩义市总工会)


网站首页 | 工会概况 | 政策研究 | 组织建设 | 劳动经济 | 法律服务 | 宣传教育 | 女工园地 | 权益保障 | 机关党建 | 资料中心 | 协同办公
地址: 中国-郑州建设路126号 邮政编码:450000 电话:0371-67883101 工会热线:12351
版权所有:郑州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273号 豫ICP备17051074号-1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