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郑州市总工会创新性地将“工益乐学”职工大讲堂引入工会暑托班,构建起职工子女关爱服务的全新模式。截至目前,“工益乐学”已走进全市多家工会暑托班,累计开展78期课程,服务近五千人次。
针对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的痛点,郑州市总工会以暑托班为载体,让孩子们不再是“没人管的小尾巴”。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子女,到郑州公交集团第三运营公司职工的孩子,从市机关工会暑托班的萌娃,到惠济区、二七区社区暑托班的少年,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职工家庭都感受到了工会的温暖。这种“服务职工—关爱子女—反哺职工”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工会服务从单一对象到家庭单元的跨越,“工益乐学”进暑托让这一跨越更扎实。正如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护士赵女士所说:“孩子在托管班不仅有安全课、科学实验课,还能学非遗,真是想我们所想,我们上班也更专心了。”工会的关怀正通过一个个暑托班,渗透到职工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围绕“工益乐学进暑托,缤纷夏日伴成长”主题,郑州市总工会精心打造了6大特色课程矩阵,让暑托班实现从“托得安心”“管得贴心”到“教得用心”的升级。这些课程既有安全守护的温度,又有知识传递的深度,更有精神培育的厚度。
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暑托班上,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的牛振西队长用真实案例、情景模拟教孩子们防溺水知识,从救生设备使用到自救技巧练习,让安全意识深植心间;全国劳动模范曹瑞娟则用朴实的语言讲述岗位奋斗故事,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敬佩光芒,正是崇尚劳动的种子在发芽。浩浩回家总说“曹阿姨讲的奋斗故事超酷,她说只要坚持,再难的事都能做好。”
惠济区总工会暑托班上演“液氮与空气力学魔法秀”,趣味实验让孩子们见证气球悬浮的伯努利原理、感受“空气大炮”的涡旋气流,深奥科学变得触手可及。
二七区总工会暑托班的绘本课上,老师用童趣语言讲述汉字从象形符号到现代文字的演变,孩子们在《仓颉造字》的故事里爱上阅读……
专业讲师、非遗传承人、劳模等群体的加入,更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下沉,让更多职工子女在暑托班就能享受到多元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工会暑托班负责人说:“‘工益乐学’不只是解决‘看孩子’的问题,更让孩子们在陪伴中长知识、立品格。”
“工益乐学”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了全市多家工会暑托班的联动覆盖。无论是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二七区总工会等企事业单位暑托班,还是社区暑托班,都能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引入标准化课程包,确保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暑托班都能及时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这种规模化服务模式,让更多职工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课程。
“工益乐学”进暑托是市总工会贯彻落实全总、省总关于拓展职工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精准回应了职工的“急难愁盼”。未来,郑州市总工会将持续深化“职工成长与家庭发展同频共振”理念,让工会服务成为职工家庭幸福的“暖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