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来,经开区总工会围绕链主企业,在不同行业新建3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聚焦“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创造”,促进成果转化,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动力,团结引领各行业产业工人主攻产业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为再造一个新经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河南航天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彭占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攻关、研发、传艺、交流”为方针的高技能人才平台,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推动岗位创新创效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针对各类难点问题开展研讨百余次,共完成攻关项目150余项,“五小创新”成果十余项,成员专利申请20余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李宏利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4名,其中包括河南省劳模3名,郑州市劳模1名。自工作室创建以来,发掘激光加工潜力,自主组装试验机,验证技术可行性,引进激光设备,促进复合片加工技术的革新;攻克刀片加工难题,成功将激光加工技术引入到刀片的加工领域,实现了对传统电火花加工的全面替代,加工时间仅为原有技术路线的1/6,加工精度更高,且彻底解决了安全环保等问题,在超硬材料行业实现了世界领先。
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田晓莉大工匠工作室:成立以来共申请专利13项,发明专利2项,主导双创活动6项,承接集团研发项目转化2项。为周口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遗传代谢病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主导搭建共建医院25-羟基维生素D平台1个,培训带教并输出相关平台骨干技术人员多人,作为MALDI-TOF-MS平台国内小分子蛋白定量首批验证者,尝试采用新的方法及思路验证新项目,大力推进了新型科研项目向临床转化的脚步。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行动,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效动力,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依托创新工作室资源,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创新提升、“师带徒”“匠带兵”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