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是郑州市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蓬勃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中共郑州市委和省总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主责主业,突出抓主抓重,深化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助推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工会信息地市级成绩优异单位、全国“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市级十佳平台、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健康单位、河南省工会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郑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郑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竞赛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市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把推进新时代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工会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持续开展职工大宣讲大教育,结合“万人助万企”“工会进万家”“职工演讲比赛”和“劳模工匠宣讲”进基层、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等,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好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组织“最美职工”“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选树宣传活动、“和你在一起”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劳模工匠先进职工的典型事迹,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整合资源加强工会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劳模精神地铁主题车站建成开放,“劳模号”“工匠号”地铁专列、最美职工公交主题线路上线运行,劳模工匠风采展、职工摄影展布展地铁站,擦亮了“劳模匠星耀中原”的宣传品牌。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和工会文化进基层活动 8100 余场,覆盖职工750余万人次;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进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641名职工提升学历等级;选树命名郑州“最美职工”40名,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38个、标兵个人40人。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国家级63个,省级126个,市级667个。广泛开展2023年全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活动,郑州圆方集团《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引领职工同心奋斗》获得全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十佳创新案例,市总获得优秀组织单位。
广大职工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充分激发


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以“当好主人翁 建功新时代”“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职工技术运动会、“六比一创”、“三比两降”、“安康杯”等劳动技能竞赛,覆盖企业4000多家,参赛职工600万人次,选树各类技术标兵、状元2500余人,形成百万职工大比武、大练兵、大竞赛热潮。完善高技能领军人才和郑州大工匠、首席技师、金牌工人等多层级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区县(市)、行业、企业多层级的大工匠选树培养和师带徒、“匠”带兵工作体系,鼓励企业推行首席员工聘任制,持续开展郑州大工匠评选活动,选树各级各类工匠、首席员工、金牌工人1300余名,创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300个。组织1000余名劳模先进人物、100余家先进集体,大力实施劳模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选树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十大领军人物”“十面红旗单位”,评选劳模产业助农示范基地(项目)70个。组织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2021年以来,连续开展三届全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评选活动,评选产生郑州市职工“五小”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80名。10名贡献特别突出的创新成果一等奖项目主创人,被授予“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市委、市政府出台《郑州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产改工作纳入市委督查事项和全市综合考评平台。切实履行产改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责,推动市级层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等产改办副主任单位组建督查组赴县区、企业一线开展现场督查,选树100家产改示范企业进行典型引领,组织市、县产改协调小组人员和示范点负责人赴外地学习培训,持续为产改工作赋能增效,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产业工人在“三代表三委员”和各类劳模先进中的数量和比例进一步提高。五年来,全市职工技术运动会各工种技能竞赛以赛带训直接覆盖职工150万人次,完成“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职业技能培训7万人,创新举办以“培育数字工匠 建设数字郑州”为主题的郑州市职工数字人才技能竞赛,打造数字产业职工的第一方阵,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培育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工会工作根基进一步夯实 郑州市总工会“党建带工建 助力经济提速提质”专项行动入库全市“书记项目”,扎实开展“党建带工建”专项行动、百人以上企业建会专项行动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紧密结合全市产业结构布局和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会组织体系,整合组建市新就业形态工会、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工会、市电子信息科技工会等8家产业工会。顺利完成市总所属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成立郑州市职工服务中心,挂牌成立郑州市劳模工匠学院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工匠郑州教学基地。认真落实“县级工会加强年”工作部署,以“三建合一”(建会、建制、建家)为主要抓手,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基层工会组织活力不断增强、维权能力有效提升。五年来,全市新建基层工会组织4585家,新发展会员 44.8万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6.4万人。郑州饿了么、UU跑腿公司工会组织的成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工会组织对合作商、代理商及骑手的全覆盖。持续开展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推进各类企业尤其是新业态企业建立健全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深度参与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全市建立“法院+工会”诉调中心对接工作室17个,线上线下、高效联动、速调速办的联调服务新格局初步形成。深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持续开展工会“创新大讲堂”活动,举办3068期培训班,培训工会干部18万人次。选派102名工会干部组成40个蹲点组赴基层一线,为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职工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坚持职工需求导向,提升职工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职工功能,做实做好工会精准化、常态化、便捷化服务。做实做优“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工会帮扶活动品牌,推动工会职工服务点转型升级。广泛开展“普惠重疾·惠享幸福”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三重礼·惠幸福”职工普惠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工会会员“绿色出行”“平安返郑”“书香工惠”等常态化普惠服务,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五年来,举办春风行动、就业创业服务等线上线下招聘会600余场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6万人次;建成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887个,升级改造117个“骑手之家”“司机之家”“职工之家”等服务阵地,为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建成女职工关爱室200家,举办爱心托管班372班、爱心夏令营111次,帮助职工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市、县工会累计投入1.39亿元开展绿色出行、消费帮扶、特惠观影、书香工惠等职工普惠服务,惠及工会会员554万人次;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参保职工212.5万人次,“惠工保”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活动完成参保职工25万人,“惠工游”郑州职工看郑州文旅活动已有2万余人次参与,“惠至心灵”职工心理关爱行动建立基层服务站点88个,培训心理专员1166人。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参与工会活动、享受工会服务、获得真正实惠。



郑州工会微信
工会会员服务微信